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华古典诗词朗诵艺术鉴赏”公益讲座进社区

2020-09-24 21:13:40 来源: 文旅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2020(第四届)‘大美中国·圆梦福田’中华诗词节”诗词文化进社区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南园街道图书馆和长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顺利举行,活动特邀青年文化学者、深圳市百姓学习之星、深圳市阅读推广人、深圳市首届家园文化文学会会长晋玉东为辖区大小读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发现中华诗词文化之美——中华古典诗词朗诵艺术鉴赏”公益讲座,获得市民好评。

诗词推广人进深圳福田南园社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诗词推广人进深圳福田长城社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盛兴于唐宋,是有节奏、有韵味、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朗诵则是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是一种典雅的语言表达艺术。”主讲嘉宾晋玉东表示,古典诗词合辙押韵、节奏规整、句调抑扬顿挫,是最适合朗诵的作品,甚至可以吟唱,如“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说的就是诗词是可以唱诵的。为了让大小读者感受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晋玉东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佳作《将进酒》为例,讲解诗词文化之美,并朗诵示范,带领读者在“一咏三叹”的吟诵中走进中华瑰丽的诗词园地。

“诵读古典诗词,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晋玉东表示,朗诵一首诗词不难,难的是如何朗诵“好”。鉴赏一篇古典诗词,朗诵出一首“好”佳作,必须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可以从三种方法或者三个层次去理解和运用。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上》有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晋玉东翻阅孟轲治国理政典籍《孟子》,将“以意逆志”运用到诗词朗诵鉴赏中,他认为分析诗词不能以“断章取义”的方式曲解整篇意义,而应该从作品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理解诗作的主旨,并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到欣赏的过程,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推陈出新。

“熟悉了作品的整体内容,还要了解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晋玉东说,除了“以意逆志”外,还要注重“知人论世”的鉴析方法。“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在《孟子·万章下》提到“知人论世”的概念,晋玉东认为,阅读一本书,就像和这本书的作者交朋友。我们要是想与古人交朋友怎么办呢?那就通过阅读他写的文章来“神交”古人,通过“颂其诗,读其书”了解作者本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唯有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时代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朗诵作品、演绎作品。

晋玉东从李白自小习文练武讲到青年辞亲仗剑远游,从李白意气风发初入长安、无功而返讲到奉诏入京、供奉翰林的人生巅峰,再到李白被奸佞当道、赐金返还后与友畅饮创作《将进酒》的经历,结合大唐盛世下暗与明、危与机,让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诗人和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身诗境、缘景明情”

“要通过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想象,将作者描绘的意象和画面再现到脑海中。”晋玉东表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就是要根据作品中意象本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古典诗词独特的意境。比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开篇起势高昂,用两个排比奔涌而出,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人生一去、永不复返,这一涨一消、一起一落,构成了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晋玉东认为,李白以黄河之水一去不返比喻青春难再,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出人生的渺小脆弱,开篇悲感至极却又不堕纤弱,可以说是一种巨人式悲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从天地人生尽落笔下,境界阔大、气势充沛,且上一句从空间上‘滚滚’放大,下一句从时间上‘滴滴’压缩,开篇就给人一种横空出世之感,充分体现出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耀眼色彩。”晋玉东强调,这两句几乎是决定全诗朗诵成败的关键,在朗诵的过程中,既要表现出诗人对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激情豪迈,又要表现出李白对镜中白发、青丝成雪的无限伤感,还要表现出“君不见”铿锵质问与哀恸劝慰的深层次情感。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赐金返还后的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内心虽有不平之气,但意志并未消沉,虽报国无门但仍渴望建功立业,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充分表达来了作者的豪气冲天和乐观自信。”晋玉东解说到,这既是李白人生价值的铿锵宣言,也是诗人抑郁情绪的快意释放,当然更是他愤激中的无奈与自我安慰。在朗诵的艺术表现中,要把“谪仙人”得意的尽欢与肆意、对月的惆怅与豪迈、有用且“必”的乐观与自信、三百杯的万丈豪情吟诵出来,要把青丝白发的悲转变成自信豁达的乐,可以通过把酒临风、举杯邀月,可以通过“一咏三啸”的方式体会李白的洒脱豪纵。

“诗人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尤其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流传至今的千古名言,鼓舞激励了无数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有志之士。”主讲嘉宾晋玉东认为,蕴藏在诗人骨子里“天生吾徒有俊才”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诗人用恢宏想象力描绘的“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盛筵,也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可比,“三百杯”的自信海量让人大呼过瘾,唯有置身诗境,借助想象,反复吟诵,将作者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脑海中,才能更加深刻的感受诗人的心境,才能体会“太白金星”的自信与惆怅、失望与希冀、悲愤与抗争、乐观与豁达的情怀。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四个短句的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把酒席上觥筹交错、把盏言欢的声音口吻描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作者酒酣之际的狂放之情。”晋玉东表示,艺术源于生活,朗诵、吟诵的艺术更是源于日常行为活动。四个短句看似平常,却是平日生活里的一个艺术凝结与升华,在朗诵的艺术表现中,可以用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方法,在推杯换盏中逐步加快加强节奏,以“一浪盖过一浪、一层深过一层”的情感和力量,把“劝酒”的亲切感、诚意感和豪迈气魄表现出来,以将进酒、杯莫停、停不住、喝不完的气势和节奏把人生的快意与及时行乐的意蕴诠释出来。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感受诗词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词的精神。”晋玉东表示,朗诵古典诗词最难的就是对诗词精神的把握,要做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神会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情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必须要在作者的精神世界和自身的人生起伏中加以探寻。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的愁怀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悲壮→欢乐→狂放→愤恨→癫狂→愁苦”的情感变化过程。”晋玉东表示,诗词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接着因悲寻欢欲要痛饮一场,随后转入正题联系自身遭遇而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结尾恣肆狂放欲将这种复杂心绪统一为“万古愁”而一同消除忘却,致使抒情达到最高潮。

“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唯有通过‘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艺术呈现方式,才能表现出诗人酒逢知己千杯少、誓要一醉方可休豪放与浪漫。”晋玉东认为,李白诗情再入狂放且愈饮愈狂,本是客人却“呼儿”“与尔”反客为主,即便千金散尽也要当马典裘,不惜将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取美酒,快人快语、豪气冲天,几乎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主义色彩可见一斑。虽然诗已告终,却又突然蹦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又为“惟有饮者留其名”的陈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而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将来也一定有,而这样的万古愁情唯有“天来之水”才能浇灌、冰释和消解。

“《将进酒》篇幅虽短,但五音繁会,气象万千,诗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如大河奔流,节奏疾徐尽变,具有震铄古今的宏伟气势和穿越时空的磅礴伟力,令读者击节嗟赏、诵者激情振奋,千百年来受到无数文人骚客的喜爱和推崇。”晋玉东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有穷而情无终,尤其是古典诗词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学习中华古典诗词不仅能够陶冶情操、与古人“神交”,更能汲取古人自信、乐观、豁达的精神,获得干事创业前进的力量。晋玉东最后表示,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思想碰撞、激荡交融的多元文化,当代人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实现文化自强刻苦学习、努力读书、奋力践行。

据了解,“2020(第四届)‘大美中国·圆梦福田’中华诗词节”由深圳市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已成功举办三届,吸引了大批诗词名家及广大诗词爱好者踊跃参与。本届于今年7月启动,将继续在前三届基础上,推陈出新,用更丰富的形式,借诗词记录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为深圳精神留存隽永的诗词画卷,用诗词吟诵福田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为福田文化建设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本次“2020(第四届)‘大美中国·圆梦福田’中华诗词节”诗词文化进社区活动,旨在邀请诗词专家、文化学者,深入福田各基层社区,开展中华诗词文化推广,带领辖区居民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和意境之美,营造全民品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活动由中华《诗词月刊》社、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主办,深圳市诗词学会、中传华夏国际旅游文化发展(广东)有限公司、广东创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责编:杜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