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交流 | 潍坊市擦亮城市文化品牌 赋能“东亚文化之都”创建

2022-08-28 19:42:47 来源: 文旅中国

在潍坊市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关键时期,8月26日,第十一届中国画节·第十四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第六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在山东潍坊开幕。

本届展会名家毕至、佳作云集,主会场展区面积达40000平方米,设置九大板块,展览时间从8月26日持续至30日。其中,中国画节重点打造学术方阵、特展方阵、齐鲁方阵、综合方阵四大方阵格局;文展会以贯彻“两创”方针为主线,由第六届民博会、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潍坊市首届版权博览会等板块组成。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潍坊用一道道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为海内外宾朋奉上饕餮盛宴。

高点定位,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

潍坊文化,历久弥新。千百年来,东夷文化与华夏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渔盐文化与农耕文化在这里相得益彰,齐文化与鲁文化在这里觥筹交错,文学艺术的光芒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探索实践中,潍坊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荣膺世界风筝都、国际和平城市、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中国画都、金石之都、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

“近年来,潍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目前,潍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中国画节、十三届文展会、五届民博会,搭建起了对外开展文化交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平台。”潍坊市市长刘运说,本届中国画节、文展会、民博会更加突出学术性和互动性,着力打造一届精彩的文化艺术盛会。

本届中国画节可谓群贤毕至,精品荟萃。张大千的《千山尚绿肥》,独特的泼墨泼彩技法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给人大气脱俗的视觉享受;徐悲鸿的《四喜图》,四只喜鹊栩栩如生,柳树树干浓淡晕写,多视角展现了画家把握绘画艺术的超凡能力。近距离欣赏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等国宝级艺术大师的真品,让众多参观者大呼过瘾。作为当今中国油画领域学术性、专业性、品牌化兼具的大型品牌展览,“可见之诗——中国油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22)”展出中国油画学会新任副会长及新理事的作品200余幅,代表了我国油画创作的最高水平,得到全国油画界的积极响应和热切关注。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表示,潍坊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文化元素丰富、文化潜力丰沛的城市。近年来,画节、文展会、民博会办会水平层次越来越高、展览品质越来越好、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充分发挥了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带动性的重要作用。

雅俗共赏,让艺术走进大众生活

作为本届文展会重要板块之一,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一经亮相,就给市民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艺术盛宴。

8月26日上午,一场名为“行走的年画”时尚走秀吸引众人目光。在动感的音乐背景下,20名模特身着靓丽的年画服饰走上T台,让市民现场体验了一把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艺术魅力。

活动举办方潍坊艺翌艺术教育学校工作人员赵辉介绍,他们根据潍坊年画艺术设计编排服饰走秀表演,是年画融入新时尚、新生活的一次有益尝试。“色彩斑斓的杨家埠木板年画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鲜活的艺术素材,激发了乡土与时尚完美结合的创作灵感。”赵辉说。

潍坊在历史上以手工业闻名,“二百支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是当年红火场景的真实写照。2021年11月8日,潍坊市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并被授予“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本届文展会汇集了剪纸、木版年画、风筝、核雕、老猫花灯、烙画、砖雕等16个门类手工艺,各地民间艺术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78岁的别世杰是高密半印半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半印半画年画传承40多年。这次他带来了15幅作品,都是一生精品力作,其中《二十四孝》是纯手工画,历时22天完成,专门为本次展会创作,也为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贡献力量。

展会现场,除了本地艺术创作者,还有不少外地来的“老面孔”。景德镇的国家级陶瓷大师柯和根是文展会的老朋友,今年是他第三次参加文展会。他的作品借助中国画的构图、笔法,融入色釉的新彩、五彩等工艺,令人大开眼界。“每次来参加文展会都有一种新气象,今年刚进入展厅就被深深震撼到了,作品更加丰富和多样性,感觉就像老朋友的聚会。”柯和根说,今年他带来了34件融合水墨元素及文化理念的作品,希望让更多观众能够从中了解陶瓷艺术,喜爱陶瓷艺术。

交流互鉴,向世界讲好“潍坊故事”

中国画节、文展会是潍坊文化交流互鉴的一个缩影。在办好传统节会、喜迎八方宾客的同时,今年以来,潍坊市以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途径,主动推动文化走出去。

 欢乐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狮子舞起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共同主办的2022老挝欢乐春节暨中老文化旅游推广周在老挝首都万象正式开幕。作为此次文化推广周的重头戏之一,山东潍坊携剪纸、泥塑、布艺、年画等非遗珍宝一经亮相,便吸引众人的目光。

日前潍坊市图书馆和韩国梁山市雄尚图书馆举行合作交流签约仪式。根据双方协议,潍坊市图书馆确定首批交换文献,涵盖经典名著、古典文学、传统文化、启蒙故事、儿童绘本、名家著作等众多主题。韩国雄尚图书馆将根据潍坊市图书馆捐赠的图书设置中文图书阅读专区。另外,潍坊市图书馆还组织读者与2022年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特别提名奖的获得者韩国作家崔德奎(Choi Deok-Kyu)进行线上对话,交流创作心得。

潍坊市博物馆则与法国孔子学院联合策划筹备“法国风筝文化交流展”,在法国卢瓦尔孔院、布列塔尼孔院、波城孔院和洛林大学孔院进行风筝文化巡展。整个展览以文字图片、馆藏风筝精品、视频展示等内容充分展现风筝文化所独具的艺术魅力,并以视频连线形式与风筝传承人互动,讲授风筝制作技艺,指导法国学生现场风筝制作。

潍县砸铜技艺已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潍坊市博物馆与日本神户市大田尚作金属工艺工房、韩国庆尚北道安东美术馆签署《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协议》,在十笏园博物馆建设“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

 诸城派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最具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诸城市与日本千叶县举办中日古琴文化线上交流会,有力推进中日两国古琴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起点之一,潍坊自古就是开放之地。截至目前,潍坊先后与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化联系,与26个国家的41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文化为媒,潍坊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责编:张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