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把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与“能力建设年”活动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物宣传展示活动。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现场 张建友图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黑龙江省主会场设在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主会场活动由启动仪式、展览展演、参观考察、座谈交流4大板块组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副厅长侯伟、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张云鹏、齐齐哈尔市政府副市长刘刚、齐齐哈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志城、碾子山区区委书记那君喆及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和游客参加了启动仪式。
6月12日,随着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在启动仪式上宣布“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启动”,意味着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局主办,齐齐哈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委区政府承办,旨在宣传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增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的主会场活动拉开帷幕。
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的启动仪式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碾子山区文化宫举办,通过视频的形式介绍了金界壕(金长城)遗址宣传视频和全省文物保护工作成果情况。在文化宫东广场举办了大型团体表演和黑龙江省考古调查足迹展览。并向群众和游客发放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宣传单。
刘刚在启动仪式上说,齐齐哈尔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0处,不可移动文物1478处,这些重要的文物资源作为一种文化生态,正日益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潜移默化地影响促进着齐齐哈尔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延接着这座古老而文明城市的历史文脉,提升和丰富着这座城市的品位和内涵。
在作为主会场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的齐齐哈尔市博物馆碾子山分馆揭牌仪式上,举办了《金长城历史文物展》,让广大观众和游客了解了金长城的历史脉络和黑龙江省的风土人情。主会场活动还举办了碾子山区军事文化主题公园参观活动,引领群众和游客走进碾子山区军事文化主题公园,知晓我国军工发展的成果及取得的成就。
右一:陈哲与刘刚为齐齐哈尔市博物馆碾子山分馆揭牌 张建友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会场活动推出了考察金长城(碾子山段)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参观活动,邀请群众和游客走进金长城,了解金长城的往昔、今朝和未来。据那君喆介绍,金长城(碾子山段)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总投资5.8亿元,通过实施基础配套设施、历史文化博物馆、智旅金长城数字化信息平台等建设项目,打造立体沉浸式景区。
需要说明的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期间,看齐公众号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全省各文物单位参与了线上线下互动,举办了227项文物保护宣传活动。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红岸版画院、篆刻艺术馆、沈沉艺术馆等场馆举办了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主题的大型展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督军署旧址举办了红色革命题材诗歌朗诵会。
侯伟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张建友图
侯伟表示,我省文化遗产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既有绚丽多彩的古城、遗址、岩画、长城等历史文物,又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中东铁路建筑群等具备地域特色的代表性建筑。通过举办全省主会场活动,体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了文化遗产融入当代、融入生活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该省100余项各类文物通过保护修缮带动文物事业活起来,30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划定全面启动,渤海国遗址、金上京遗址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稳中有进,多项考古发掘成果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殊荣。
启动仪式重要组成部分的群文活动现场 张建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