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文化馆:文化贺春、群文担当,让群众欢度喜庆中国年

2024-02-28 17:53 来源: 文旅中国

“我今年78了,过年期间一直在表演,能让大家开怀大笑,我就不觉得累!”正月十五,由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委、秦都区政府主办,秦都区委宣传部、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秦都区文化馆协办的“龙腾秦潮 年在咸阳”秦都区2024年元宵节非遗民俗表演在中华广场热闹开演,扮演媒婆的孟桂枝这样高兴地说。活动现场,五彩缤纷、热闹非凡,参演的秧歌队、锣鼓队、旱船、竹马、踩高跷队伍有14支1200余人,现场观众达万人以上。

龙腾盛世开新运,春潮涌动咸阳年。为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向市区群众送上浓浓的新春祝福,秦都区于元宵节期间分别组织开展了“新春相声大会”“陕北民歌新春歌会”“新春名家戏曲音乐会”“非遗民俗表演”四场文化盛宴。前3场文化活动受天气影响,由户外移至大秦剧院,观众爆满,并通过咸阳手机台同步直播,每场活动的点击量均在20万人次左右。这四场大活动中,秦都区文化馆的专业干部成为活动的策划组织的主力军。

责任担当,让群众欢欢喜喜过大年

“看到区文化馆组织书法家来到小区,把红彤彤的春联当场写给大家,年的气氛就一下子来了。”咸阳中宏社区的一位居民大姐这样说。1月22日,距离春节还有两个多星期,秦都区文化馆就已经行动起来,为群众送去新春的祝福,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义写春联

“1月22日至2月2日,我馆组织邀请20位书法家走进辖区7个街办23个社区以及文化馆秦都万达分馆,开展了24场次义写春联活动,向全区广大人民群众送出春联3000余副、福字2000余幅,让群众欢欢喜喜过大年。”秦都区文化馆馆长赵艳妮说。

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丰富春节、元宵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落实文化惠民政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按照《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做好2024年“春到万家”元旦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秦都区文化馆还先后策划、承办了“诗意送福  风雅迎新”咸阳市2024年新年诗会,秦都区“新春相声大会”“陕北民歌新春歌会”“新春名家戏曲音乐会”“非遗民俗表演”四场文化活动,推出了“艺”起学才艺秦都区文化馆2024年全民文化艺术普及课程之未成年人寒假剪纸培训、未成年人寒假书法培训,以及7场“迎新春 闹元宵”秦都区文化馆2024年群众文艺展演,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新春相声大会现场


以2024秦都区元宵节文化惠民演出为例,本来春节前,计划这几场活动分别在咸阳市体育场、福园巷子、中华广场举办,分别安排不同单位的人员负责。结果正月初十天气突变,不得不紧急转移到室内。“正月十一上午定下来,前三场都要转移到大秦剧院,活动要在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呈现给群众。所以重新设计舞美、加装设备、制作节目单和入场券,确定每场演出的节目顺序和流程,这一切事宜都必须加班加点方能完成,且全部交给了文化馆负责。”赵艳妮介绍道。

接到任务后,秦都区文化馆要在确保馆内活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确保这几场大活动的顺利举办,所以全体人员,科学合理分工,副馆长陈阳带队负责馆内活动,馆长赵艳妮和副馆长赵雪主要负责这几场大活动的策划组织,连续两个晚上一班人马都是工作到后半夜。加班加点推进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了演出能完美呈现。在演出顺利精彩呈现后,区上领导肯定道,“文化馆还是专业,有经验”。


陕北民歌新春歌会


搭建平台,让群众登台展示文艺成果

2月19日下午,由秦都区文化馆主办的“迎新春 闹元宵”2024年群众文化艺术成果展演首场演出在文化馆四楼成功举办。梦秋朗诵艺术团、东方艺术团、金穗合唱团通过精心准备,用慷慨激昂的诗歌、优美动听的歌声和婀娜多姿的舞蹈,为抖音直播间的观众们送上了一份节日的祝福。演出间隙还穿插进行了幸运观众抽奖环节,为活动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和惊喜。本场活动通过秦都区文化馆抖音官方平台进行现场直播,首场直播活动观看人数达1000余人次,大家纷纷点赞转发。

据悉,从正月初十开始至正月十六,秦都区文化馆连续举办了7场“迎新春 闹元宵”秦都区文化馆2024年群众文化艺术成果展演,共策划组织辖区10支优秀群众艺术团队,516名文艺爱好者,开展了包括舞蹈、歌曲、秦腔表演、模特走秀、朗诵、合唱等群众文艺展演,展示一年来秦都区群众文艺发展成果,并通过网络进行同步直播,近万人次观看了直播演出,获得点赞17.3万次。

“混声合唱《不忘初心》,女声独唱《七月的草原》,男女生二重唱《春风十万里》以及《菊花台》《回娘家》《青春舞曲》等十三首歌曲,动听优美,演唱者们精神饱满,为我们呈现了一场高品质的艺术盛宴。”有观众在2月25日观看了由秦都区文化馆主办、力度之声合唱团承办的“迎新春 闹元宵”2024年群众文化艺术成果展演(第七场)演出后,这样表示。整场演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除赢得现场观众的好评外,同样获得线上观众的纷纷点赞,点赞量达4.2万。

“举办此次活动,除丰富春节、元宵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外,也是为了更好地搭建平台,展示群众文艺发展成果,通过展演和直播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全民艺术普及,踊跃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为推进我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群文力量!”赵艳妮表示。

文脉传承,以年俗文化及奋进之力滋养身心

“家里奶奶是秧歌队的,我一直很喜欢,今天第一次参加感觉很好玩,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年轻一代要接下老一辈手里的‘接力棒’,把这些具有年味儿的非遗文化发扬光大!”14岁的王翼轩在非遗民俗展演上,骑着黄色的竹马,跟随着队伍左右摇摆,略显害羞又难掩兴奋。

“今天表演的是刘备娶亲,我们前后准备了一个月。今天来了16个人,最小的6岁,最大的50多岁,闹元宵嘛,就图个热闹。”西阳高跷队的王辉这样说。队员们脚踩2.2米的高跷如履平地,吸引了众人围观喝彩。广场上,演员们身着盛装,手拿道具,或走或舞,演绎着各种经典剧目。队伍中既有熟练老道的中坚力量,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血液,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民俗展演中相互交融,传承弘扬。

“在家门口感受到了热热闹闹的年味,很喜庆,也很过瘾。”一位张姓居民表示,“借着新春锣鼓敲出的欢快,在新的一年,我们要鼓足干劲,让生活有滋有味,让日子红红火火。”

“2024年是国家文化馆评估定级的重要一年,也是秦都区创建陕西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验收年。秦都区文化馆将在朝着国家二级文化馆迈进的过程中,开展更多更为丰富的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惠民演出、文艺创作、研究交流等活动,以更高效、更优质、更贴心的文化服务满足辖区群众的文化需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秦都区文化馆供图)

责编:保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