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中国黄芪之乡”,恒山黄芪不仅是中药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2023年5月,浑源恒山黄芪栽培系统成功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努力挖掘黄芪产业发展潜能,探索创新路径,着力打造文旅康养集聚区,发挥恒山黄芪新优势。
7月15日,浑源县第二届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悬空寺假日酒店开幕,论坛以“开幕式+主题报告+基地观摩+专家研讨”的形式召开,为期两天。
浑源县委书记高莹在致辞中表示,“恒山黄芪是中华瑰宝、中医奇珍,我们应该去探究、去弘扬、去成就,让恒山黄芪造福人类、造福我们民族的健康,这是恒山黄芪高质量发展论坛的全部意义和使命责任。”
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主席刘坚说,希望浑源县委、县政府经过不懈努力,建成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黄芪等中药材道地基地、文旅康养基地,这既是健康的需要、传递文化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的需要。
与会专家认为,要珍惜浑源恒山世界黄芪原产地、中国重要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黄芪“三品一标”基地等独特优势、资源禀赋和国家荣誉,加强产业政策赋能、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文化赋能、人才赋能、市场赋能和管理赋能,坚定不移地走具有浑源特色的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探索浑源黄芪产业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发展新模式。
本次论坛由中共浑源县委、浑源县人民政府、大同市农业农村局主办。
(图片由朱鸿宾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