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南戏之祖《琵琶记》故里瑞安再开锣

2022-07-21 13:53 来源: 文旅中国

今古往来多少事,一曲琵琶尽诉情。瑞安元代戏剧家高则诚的《琵琶记》,被称为“南戏之祖”,是一部中国戏剧的里程碑之作。7月20日晚,根据高则诚原著改编的越剧《琵琶记》在瑞安市政会议中心试演。两个多小时的演出里,观众席不时响起热烈掌声,落幕时戏迷们高声叫“好”。这是作为“南戏故里”的瑞安、高则诚的家乡,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现场版”《琵琶记》。

剧照

38年前,上海昆剧团将新编的《琵琶记》搬上舞台,首演特地选在了瑞安剧院,为的就是向《琵琶记》的作者高则诚致敬。38年后,瑞安越剧团作为制作、演出单位,向瑞安市民展现了新编越剧《琵琶记》。

这一场《琵琶记》,虽迟但到。“瑞安几代人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金铠说,今年3月以来,中共瑞安市委宣传部、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谋划,精心打造了家乡版越剧《琵琶记》。该剧主创队伍阵容强大,邀请了浙江省内知名导演和制作团队加盟,不仅仅是在打造一部高水准的文艺精品,更是在打造具有瑞安辨识度的扛鼎之作。

剧照

《琵琶记》演出现场,充满典雅意境的舞台设计,震撼人心的现场演奏配乐,淋漓至尽的角色演绎,让市民观众大呼这是一场“让人惊艳的”“高水准的”戏。

长久以来,《琵琶记》曾被改编为京、昆、湘、豫剧等,相较其他剧团演绎的《琵琶记》,本剧以“守正创新”原则,采取“戏中戏”形式,加入原著作者高则诚的戏份,植入南戏表演特点,并融入瑞安鼓词、高腔、道情等本地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出了瑞安对南戏文化的活态传承,体现当代视角下对《琵琶记》的审视与思考。

新编越剧《琵琶记》保留了原著的故事主脉,做到在内容上不偏离原著,以当代视角阐释经典,呈现了“视”与“听”的盛宴,更引发人们的“思”与“想”,力求达到情感共鸣、思想沉淀。

“此次试演,除了赵五娘饰演者蔡婕为杭州黄龙越(杭)剧团的特邀演员,其余都是我们瑞安越剧团自己的演员。”瑞安市越剧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丽雅告诉记者,新编越剧《琵琶记》是在传承,也在推动瑞安本地的越剧队伍发展。

瑞安本土戏曲文化底蕴深厚、生生不息,“南戏故里”文化基因在这里寻根过去、扎根现在、伸根未来,作为南戏嫡传的瑞安高腔至今仍在坊间传唱。近年来,瑞安市持续擦亮“南戏故里”文化金名片,不断健全“1+23+N”南戏文化服务架构体系,全力推动“南戏小镇”建设,努力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文化繁荣提供更多的瑞安素材、瑞安经验。

据了解,瑞安市将积极推动越剧《琵琶记》走出瑞安,力争在各地展演,今后越剧《琵琶记》还将长期在瑞安驻演,让更多爱好戏曲的朋友们到高则诚故乡来,能欣赏顶峰之作《琵琶记》。

(图片由瑞安市越剧团有限公司提供)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