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目标,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美学的精品力作要不断涌现。作为我国特有电影体裁,功夫电影注重中国文化彰显和民族精神的挖掘,展现独特的东方审美与价值,深受国际观众追捧。中国功夫更是因功夫电影的国际传播而成为世界通行文化符号。通过电影语言传承、传播中国功夫文化,在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中国功夫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新一代年轻人对中国功夫概念模糊、认识片面,不能正确理解中国功夫的文化内涵,中国功夫电影人也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力的局面。新时代如何再创功夫电影辉煌,弘扬中国武术?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发起的“功夫电影传承计划之AKL功夫传奇”应运而生。
4月20日,中国电影基金会主办,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与城市发展专项基金、筑铭体娱联合承办的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功夫电影传承计划之AKL功夫传奇”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晓明、 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姜涛、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执行台长熊军功、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第十届国家督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中国国家武术队原队长及北京武术队教练李志洲、筑铭体娱董事长迟大卫等出席。
培育新时代功夫电影人才
本次发布会是“功夫电影传承计划之AKL功夫传奇”的首次公开亮相,同时也是集众之力针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承发扬和中国功夫影视发展探索之路的一次深入探讨。
发布会开场,由“全国民族乐器传统器乐”金奖,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笛箫演奏员雷默,联袂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理事、北京国音雅乐艺术中心音乐总监青年古筝演奏家苏仪桐,及中医药大学武术队,共同献上箫筝合奏《笑傲江湖》功夫表演。
中医药大学武术队武术表演
随后,作为发起单位,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首先发表致辞,阐述了推出AKL功夫传奇项目的初衷。张丕民表示,“实现电影强国目标,要求我们的电影在国内市场红红火火的形势下,要取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更丰厚的国际票房分账收入。二十多年来国产电影海外推广的实践证明,功夫电影是最有概率取得上述成就的通道之一。”同时,扶持中国功夫电影产业发展,培育新时代的功夫影视人才,亦是中国电影基金会的责任所在。张丕民强调,“我们不能满足于当前的电影市场成绩,特别是我们功夫电影人在面临人才断档、人才紧缺的局面下仍需继续努力。具体到功夫电影,一定要善于从中华优秀武术文化中汲取营养,大力弘扬中国功夫的美学精神,守正创新,注重在创作中彰显中国元素、传递中国价值、赓续中华武脉。”
鉴于此,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与城市发展专项基金,在多个具有“武术之乡”美称的城市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拟推出中国功夫电影传承计划之AKL功夫传奇项目,希望打通武术和影视两个领域的人才交流通道,在武术和电影两个领域呼吁、倡议并发起功夫电影传承计划,培育新时代的功夫电影人才,再创中国功夫电影新辉煌。
携手共创推动中国功夫电影走向国际
作为海外覆盖面最大的卫视加多媒体的国际传媒机构,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执行台长熊军功表示,将与中国电影基金会携手,促进AKL功夫传奇项目的国际化进程。“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以文化中国为核心,以传播文化沟通世界为目的,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我们愿意与中国电影基金会携手共同推动功夫电影传承计划的落地与发展,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外宣视野,共创中国功夫电影走向国际的新高潮。” 同时,他对于品牌助推国家武术文化出海,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表达了充分的肯定,让在座的嘉宾深刻地感悟到中国功夫电影重返世界舞台的深远意义。
作为“功夫电影传承计划之AKL功夫传奇”项目联合发起人,筑铭体娱董事长迟大卫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具体实现方式方法,“以功夫文化为主线,以公益促传承,以创新助发展。项目将针对动作明星、功夫导演、功夫电影编剧三大类人才开展公益培训版块,面向全球选拔具有功夫电影发展潜力的相应人才,聘请业内功夫、武侠、动作影视明星、实力动作导演、编剧、制片人进行功夫电影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迟大卫表示,功夫电影传承计划还将立足传播推广地方文化特色,用影视赋能文旅、用文旅带动产业,为项目落地城市积累品牌和文化资产、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也带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首批特聘导师团、全球海选评审团揭晓
发布会现场,中国国家武术队原队长及北京武术队教练李志洲,香港知名编剧张炭,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第十届国家督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被授予成为功夫电影传承计划的首批特聘导师。
左:姜涛、迟大卫(迟大卫代张炭领取了证书)
张炭通过录制VCR表达成为导师团一员的喜悦,他表示,“中国功夫电影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一张超级金卡,它在全世界拥有非常多的观众和巨大的影响力。功夫电影汇集了我们中华民族文明,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浪漫、气节与担当。”对于功夫电影传承计划,张炭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期许,“功夫电影需要诸多高规格的人才参与共同完成,本次计划的启动让我看到了可预见的未来,很高兴成为功夫电影传承计划的导师,为中国功夫电影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第十届国家督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在接受聘书时动情地表示中国功夫电影给世界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色彩。“中国的电影因为有了武侠有了功夫,它给世界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色彩。”在他看来,中国武术注重禅武合一,即在功夫之外还存有侠义精神。中国功夫电影消解了电影里原来暴力的残酷性,把武打的场面变成一种武术的舞蹈,也就是武术之舞,使银幕上的动作非常好看。
左:胡敏、贾磊磊
此外,他宣布向功夫电影传承计划赠与新书《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该书由贾磊磊和50多位研究电影的专家耗时20多年编写完成的书。记录了39位中国武侠电影杰出创作者的采访纪录,以多重视角全面回顾了中国武侠电影历史上武术指导、动作导演和动作演员的创作历程。
功夫电影传承计划全球海选评审团
为了从万千武术从业者中挑选有潜力的功夫电影传承苗子,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与城市发展专项基金特别邀请了中尊世纪影业导演陈亚莲、动作指导严华、动作指导李珩、《迫在眉睫》导演张轩南、《戏鬼刀》导演陆君、《新龙门客栈》动作导演高小瑞、《陈情令》动作导演仇奎以及功夫电影人杜宇航、刘建、以及奥运冠军林跃,组成“功夫电影传承计划全球海选评审团”。
(图片来自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