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2021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当好全区乌兰牧骑改革的排头兵

2023-04-22 21:04 来源: 文旅中国

乌兰牧骑是中国文艺院团改革进程中根据内蒙民族地区文艺发展现状而保留公益事业体制的典型代表,也是85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广泛深入活跃于城乡牧区文化工作队,长期以来以一专多能、流动便捷、服务基层的文艺工作形式,成为中国边疆地区进行文化宣传、艺术创作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简称“区直属乌兰牧骑”)的分立,成为乌兰牧骑持续推进文艺院团改革的示范。“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我们不断激发了自身生机和活力,创演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得到了不断提升,使得我们更好地扎根生活沃土,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党支部书记、团长邢力莉说。



1

激发内在活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区直属乌兰牧骑原为内蒙古艺术剧院所属院团,为公益二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回信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部署要求,2020年,区直属乌兰牧骑从内蒙古艺术剧院分立,成为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改革后的区直属乌兰牧骑明确了八项主要业务内容:开展公益性演出;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通过艺术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辅导群众业余文艺演出和创作活动,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对基层乌兰牧骑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深入基层开展综合服务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乌兰牧骑创作方式、表演形式和传播途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目前全区共有75支乌兰牧骑。区直属乌兰牧骑将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探索示范模式,引导各乌兰牧骑扎根生活沃土,用心用情用功讴歌伟大时代。”邢力莉说。

据介绍,分立后的区直属乌兰牧骑实行绩效指标管理制,把各个岗位进行指标分解后落实到每一个队员,其绩效指标与工资直接挂钩。“一专多能”一直是乌兰牧骑的特色和优势,绩效指标管理后,极大地激发了乌兰牧骑队员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在舞台上成为“一人多角”的多面手,用多样化的文艺服务形式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

新时代新征程创作艺术精品


“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是乌兰牧骑的创作定位。将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传达给群众,为他们加油鼓劲,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长期以来,乌兰牧骑队员深入农牧区,根据农牧民生产生活创作的贴近农牧民生活的作品非常受农牧民的欢迎。

“区直属乌兰牧骑建立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采风常态化机制。”邢力莉表示,区直属乌兰牧骑分批、有计划地安排创作人员和业务骨干到农村牧区的田野草场干一干,到城镇社区的基层事务做一做,到工厂车间的一线岗位上试一试,感受不同行业的风格特点,不同地域的风俗民情,引导队员们眼睛向下看、脚步往下走,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做到身入、心入、情入,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中寻找灵感、积累素材,创作推出一批充满泥土芬芳、体现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讴歌新时代、彰显中华文化气派、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

据悉,近3年来,区直属乌兰牧骑创作推出了30余部舞蹈、声乐、器乐作品。其中《绝尘》阐释了“马行千里,不洗泥沙;脚不沾尘土,超脱尘俗。”中蕴涵的哲理。9名舞蹈演员运用不同马步,展现草原上走马、套马、策马奔腾的豪迈之情,英姿飒爽。《盅舞》用蒙古族风格体现草原姑娘的心语,用盅子的交替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现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这些艺术作品为全区乌兰牧骑创作、传承提供了标准样板,引导各乌兰牧骑充分发挥贴近基层的优势,推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作品,为各族群众带去欢乐。



3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近日,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第三小学传来的阵阵歌声,孩子们所唱的这首《扬帆起航》由区直属乌兰牧骑达斡尔族女高音歌唱家郭丽茹全程指导。在郭丽茹悉心教导下,一首极具达斡尔民歌音乐特征又不失童真童趣的校歌完美呈现。这是区直属乌兰牧骑“进校园”活动的精彩一幕。

据介绍,区直属乌兰牧骑成立了工作队,长期开展“进农牧区”“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为相关人员提供常态化辅导。其开展的“草原文艺天天演”惠民演出工程每年演出服务100场以上。依托社区文化广场、农村牧区小广场小舞台等,推广“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的“草原流动剧场”模式,为群众送去温暖贴心的文化服务……在演出中,群众的需求永远是区直属乌兰牧骑最关心的。3月底,区直属乌兰牧骑对近期10场惠民及慰问演出进行了服务精准度回访。群众想看什么节目,演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等问题,都在常态化的回访中的得到完善。通过回访反馈的信息,区直属乌兰牧骑认真梳理、研究讨论,对演出线路和内容进行了及时调整,以能够提供更加接地气,基层群众更想听想看、爱听爱看的“订单式”演出服务。

邢力莉表示:“我们要发挥好区直属乌兰牧骑队伍短小精干、演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特点和贴近基层、掌握需求的先天优势,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化作精神食粮,用小故事表现大主题,小作品体现大情怀,使小节目走遍大舞台,做新征程上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使命担当的表率,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表率。”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区直属乌兰牧骑队激发了自身生机和活力,创演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得到了不断提升,对全区乌兰牧骑的深化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责编:陈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