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2023文化科技创新论坛暨第二届深大湾区论坛在深圳顺利举办。本届论坛以“全球视野下的文化数字化进程与展望”为主题,设置四个分论坛与主题报告、专家对话等环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专家与青年学者,深入探讨了全球视野下文化数字化的进程,以及文化科技创新的挑战与机遇问题,以期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
本届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指导,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重点实验室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支持协办。
文化科技创新在深不断涌现
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斌在致辞中表示,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经过4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文化已成为深圳的一张亮丽名片。希望深圳能继续发扬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城市文明典范。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叶春在致辞中介绍了南山区的发展情况。她表示,南山率先探索出从“文化+科技”到“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之路。当前,南山重点布局“14+7”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潮流艺术的集聚效应明显,众多国内外潮流品牌纷纷落地南山,网络视听产业也在南山蓬勃发展,构建起数字音乐孵化产业总部。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下,南山发展前景广阔。
深圳大学副校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晓红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恰逢深圳大学40周年校庆。40年来,学校实现了从“深大速度”到“深大质量”的跨越。文化产业研究院作为深圳大学首个跨学院、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业新兴业态、艺术理论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她希望研究院能够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为深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城市文明典范做出新的贡献。
重点实验室落户深圳 文化科技蓝皮书发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积极应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给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今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举行,会上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本届论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举行。
开幕式同时举行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这是深圳大学获批的第一家,也是目前全省唯一落户深圳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的成立是深圳大学哲学社科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未来将进一步整合国内外学术力量,聚焦国家和广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广东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围绕文化产业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数字艺术创意设计三大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此外,开幕式期间举行了《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的发布仪式。该蓝皮书是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现状、应用、理论探索及创新实践的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前沿性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集合了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关注产业、技术、数字人文融合与文化强国的建设实践,配合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切实有效地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可行性路径。
据悉,“文化科技创新论坛”已经连续12年在深圳举办,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已经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的一个闪亮的学术品牌,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受到国内外同行和政府部门的积极评价。
数字科技重塑文化创意产业生态
在主题报告环节,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教授李凤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向勇,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开放式亚洲文化研究中心 (KU-ORCAS)研究员内田庆市(Uchida Keiichi)等围绕“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的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祁述裕认为,数字经济时代对文化治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当前的文化治理存在着管理失效、管理规则滞后与管理效能不高的突出问题。他提出了数字时代文化治理的五个新思维:数据思维、国际思维、跨界思维、敏捷思维、创新思维,具体实施路径包括重视通过数据调节文化市场活动、对标国际中心城市吸引国际新型数字文化娱乐项目等。
在专家对话环节,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范玉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高宏存、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忠以及香港菲比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恒江,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周建新等围绕“文化数字化的新动态与新趋势”展开了精彩的对话。专家对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意娜主持。
高宏存认为,我国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政策主要关注创业与监管两大方面,呈现出整体增加、局部下降,法律效力变化不大,发布主体单一的特点,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他提出,未来还需建立一体化、多层次的政策,要发挥好政策组合的综合作用,通过跨部门的合作,多部门的协同来高质量地制定政策。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四个分论坛中,与会学者围绕“数字科技综述及展望”“非遗保护与数字化”“数字技术与文化旅游”“数字媒体与文化艺术生产”等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对文化数字化应用前景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