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上海淮剧团携三出剧目进京汇报

2023-12-22 17:10 来源: 文旅中国

今年是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剧团特别企划,重磅推出了建团70周年演出季,以春晖、盛夏、秋实、冬韵四个系列,从3月至11月,演出贯穿全年。12月16日至21日,作为团庆70周年演出季的压轴活动,剧团携小剧场淮剧《孔乙己》、传统经典淮剧《琵琶寿》、都市新淮剧《寒梅》晋京演出,登陆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和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四场向首都观众汇报剧团近年来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

七十载峥嵘岁月,缤纷剧目璀璨生辉

小剧场淮剧《孔乙己》是一次以小剧场形式演绎鲁迅经典的淮剧文人戏,以其饱满的人物刻画、耐人寻味的舞台呈现获得了青年观众的好评。曾先后荣获“田汉戏剧奖”最佳小剧场剧目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表演奖以及2023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青年戏剧月展演最佳剧目奖。该剧故事情节层层推进,平铺中蕴高潮,高潮中却又耐人寻味,生动而深刻表现了辛亥革命前孔乙己作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复杂性格和悲惨人生。小剧场戏曲能够拉近观众与演员间的距离,让大家更进一步融入剧目剧情之中,甚至能将演员细微的表情变化,身段的设计演绎,情感的此起彼伏等尽收眼底。角色所传递的情绪及表达的观念,时时刻刻牵动着观众内心,并且不断让大家产生对剧目的思考与探究。这不仅仅是一场精彩的淮剧演出,更是一次演员与观众相互交流的机会。

传统淮剧《琵琶寿》是一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且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整出戏弘扬公平正义,惩恶扬善,尽显浩然正气,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拥有积极丰富的内涵和美感。秦香莲与陈世美的故事广泛流传,无论是在电视荧幕上亦或是戏曲舞台上都能看到许多以此为背景题材的作品。淮剧《琵琶寿》是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的代表作品。此番由筱文艳关门弟子邢娜主演,极具筱派独特的演绎风格,铿锵有力、刚柔并济的唱腔将充分展示淮剧的声腔之美。这部作品从1954年首演亮相至今始终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此次复排演出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舞台节奏等方面进行了提升。演员们积极吸收和借鉴现代戏剧艺术的表演观念,深刻体验人物,将表现与体验相互融合,完美刻画戏中人物个性,使剧中各个角色在舞台上更加丰满、鲜明。

都市新淮剧《寒梅》是剧作家罗怀臻在《党的女儿》故事基础上的一次全新改写,也是对戏曲红色革命题材类型的一次尝试和探索。自首演以来,观众们对该剧的综合舞台呈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寒梅》“赋予老题材以新的视角,开启了红色戏曲新的书写方式”,以“当下观众的审美为切入面,注重个体人物的层次铺排和情感表达,表现了那个时代的革命者坚守信仰的牺牲精神,给人以感动和崇高。”

从古代演到现代,从小剧场淮剧演到大型淮剧,从传统淮剧演到原创淮剧,跨越多个时代,展现多样类型,诠释多种意义。上海淮剧团精心挑选剧目,以诚动人,让观众们看到了淮剧创新前行的无限可能。

七十年薪火相传,人才济济焕发新姿

上海淮剧团如今的累累硕果离不开在剧目创作上的不断创新,更离不开一代代淮剧人的对于舞台的坚守与热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对于专业人才的培育与发展,剧团始终全力以赴,无论是中生代演员还是青年演员的培养都给予全方面、多方位的支持。为演员们量身定制,创排新戏,传承经典大戏、折子戏并举办专场演出等,不断拓宽演员们的戏路,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表演水平。

人才是发扬淮剧的灵魂,“出人”更是要出“名家”、“名角”,推出富有创新精神、传承力量的中生代主力,使淮剧艺术后继有人,长久发扬。国家一级演员邢娜,此次晋京演出肩负重任,一人挑两出大戏——传统淮剧《琵琶寿》和都市新淮剧《寒梅》。对于筱派经典作品《琵琶寿》,邢娜顶住多重压力,坚持传承筱派唱腔,发扬筱派风格,为了更全面地展现唱腔唱段中人物所展现的性格特征和独特情感,在排练之余,还翻找出筱文艳老师早期的录音及晚年的录像资料,反复学习、深入感受。在排练都市新淮剧《寒梅》时,邢娜更是深深投入剧情之中,每一场戏都要投入强烈的情感,每天排练结束都以汗水结尾。面临如此新环境、新挑战以及连轴转、高强度的演出,邢娜表示:“这趟旅程,有汗水,也有收获,有压力,更有动力。希望能够用我们的诚意打动观众,为北京观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小剧场淮剧《孔乙己》是剧团于2017年创排的剧目,其中绝大多数角色都由剧团“90后”青年演员担纲,饰演主角“孔乙己”的青年演员高挺更是“十年磨一剑”,以高标准、高要求的态度对待每一出戏,展现了上淮青年执着坚持的奋斗精神。

从上海到北京,从传承经典到创新演绎,从培育青年到打造名家,剧团始终坚持势中求变、守正创新,以“推广淮剧”为己任,让淮音传遍九州。七十载峥嵘岁月薪火相传,淮音璀璨生辉盛情绽放。剧团将以70年艺术建设为起点,再出发勇攀高峰,在传承传播淮剧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再创佳绩。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