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专辑】
左权是我军卓越的高级将领、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献身于革命事业,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了永远怀念左权,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将山西晋中辽县易名为左权县,以作纪念。
1939年春,左权和刘伯承在山西潞城北村
左权(1905—1942),又名左纪权,出生于湖南醴陵一个佃农家庭。幼年读书时续时断。求学期间,积极参加中共党组织领导的学校进步团体——社会科学研究会,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宣传马克思主义进步读物。
伏龙芝军事学院,左权曾在此留学
1923年,左权考入孙中山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同年10月参加广东革命政府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得到实际锻炼。11月由陆军讲武学校转入黄埔军校学习。
左权将军纪念亭(建于其殉难处)
1925年,左权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被选拔赴苏联学习军事,先后在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俄语和军事。1930年奉调回国,被派到闽西红色革命根据地工作,任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11月任新12军军长。
左权将军纪念馆
1931年,左权调到红一方面军总部任参谋,从制定作战计划到每天“三操两讲”的学习,他都妥善安排,亲自授课,解决疑难。第二次反“围剿”结束时,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参谋处长,开始了他一生极有建树的参谋工作。
刘伯承、邓小平、滕代远、罗瑞卿等500多人参加太行公葬左权大会
左权十分关心战士学习,经常给干部战士讲形势和军事知识,手把手教身边战士识字、写字。在抗战困难时期,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左权捐出自己的津贴和稿费,和大家一起吃树叶、野菜,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周恩来为左权题词
左权教育部队要保护群众利益,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懂得军队物质供给是巩固部队、提高战斗力、战胜敌人的重要保障。他曾以极大热情关心军工厂建设。对于左权的军事才能和军事工作,周恩来曾给予极高评价,称他是一位“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际经验的军事家”。
左权和妻子刘志兰
1942年春,日军对转战于辽县麻田一带的八路军总部进行“铁壁合围”。在左权指挥下,八路军击退敌人一次次进攻,先后掩护彭德怀、罗瑞卿等总部、北方局首长和机关人员以及人民群众一批批安全突围。当左权和最后一批人员突围至辽县境内的狮子岭低洼处时,一颗炮弹击中了他的头部,左权壮烈殉国,年仅37岁。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左权家书》
——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简称“中传华夏”)党支部摘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供图:中传华夏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