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日,“文旅志愿服务 繁星点亮羊城”2023年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总结展示活动在广东省广州市文化馆举行,以文旅志愿服务互动展示摊位和文化交流汇演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展示2023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工作成果和亮点,并对2023年度全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主办,广州市文化馆承办,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志愿服务发展中心和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开展。
激发活力,为“志愿之城”增色添彩
2023年,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持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以“繁星行动”为主线,贯彻“公共文化共同体”工作理念,激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活力,赋能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全市超15.8万文旅志愿者立足阵地,着眼基层,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2.2万余场,超24万人次志愿者接力同行,在激发文明实践活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关爱特殊群体等多元领域开展贴心服务,为建设“志愿之城”增色添彩。
本年度文旅志愿服务评选出一批先进典型。在“最美文旅志愿者”行列中,“80后”广府人李灏带领“舞动羊城”街舞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舞动希望街舞课堂”,为“星星的孩子”提供街舞公益教学,让非遗和街舞碰撞出粤式青春。李灏表示,街舞公益展演不仅让群众接触和感受到非遗的力量,还让每一个参与公益演出的大小朋友心中都埋下一颗关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种子。守护、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其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记录广州”新媒体专业志愿服务队队长金玲为基层志愿服务队普及新媒体和直播专业知识,用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语言,以直播宣传的全新志愿服务模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从2017年加入广州非遗视频志愿团队到2020年创立“非常匠心”活力直播志愿服务队,再到2022年组建“记录广州”新媒体专业志愿服务队,每场直播平均在线观看约18万人次,她希望通过直播小小的镜头,让更多的人一起用眼睛去旅游,发现更多绚丽多姿的优秀传统文化。
南越王博物院文旅志愿服务团队获评本年度“最佳文旅志愿服务团队”。该团队近3年持续关注特殊群体志愿服务,开展志愿者无障碍公益服务项目——“追光主播计划”,帮助100多位视障人士更好的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策划志愿者品牌专项活动——“寻找南越王”系列青少年志愿服务,加强考古成果传播,普及文物考古知识。而广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童心向党志愿服务队则是结合“读懂广州”“英雄花开英雄城”“绿美广州”等行动计划,开展“童心追梦跟党走,立德树人谱新篇”活动,开发多个文旅志愿服务基地。来自增城区中新镇的濠迳志美队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发挥在地志愿者的重要作用,从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到推广,开发濠迳村文化助农旅游路线、濠迳村资源地图,持续开展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从化区文化馆文旅志愿团队开设广州市公共文化云平台“团队展示”数字栏目,搭建数字化文旅志愿服务展示平台,让志愿服务成为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生力军。还有广州市文化馆青少年文旅导赏志愿服务项目,以专业赋能,广邀具有艺术专长的青少年参与文化共创,打造青少年志愿者交流展示中心。
协同发展,以文旅志愿服务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数名充满青春和力量的青少年带来的精彩舞狮表演,他们都是来自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陈慧君的猎德龙狮少年团志愿服务队,“狮承有道”——雄狮少年培育计划通过对传统狮艺的创新传承传播,让更多青少年了解舞狮文化,人人争当雄狮少年。
据介绍,2023年“繁星行动”文旅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始终立足基层、横向协同和纵向提升能力持续提升,“总队统筹—专业队指导—区分队管理-基层团队实施”的培育扶持模式运行良好,以文化赋能社会治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带领团队走遍11个区,累计开展543场次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发动文旅志愿者8700人次在220多个基层社区服务市民,链接超172个公共文化设施、高校、医院、企业、镇街各单位部门等社会资源支持项目开展,直接服务市民近10万人次,实现文旅志愿服务与城乡基层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相互增进、协同发展。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繁星行动”培育的基层及专业队的7个文旅宣讲项目成果,涵盖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等多领域,遍布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点、公共文化设施、社区等。其中,“一建筑一故事”五山街红色文化传承项目的组织者介绍,项目整合了五山街道及周边高校7个单位以及6个志愿团队资源,开展14场五山文物建筑保育和导赏活动,吸引近300人次志愿者参与,引导社区居民挖掘历史文化记忆,参与传承传播。
当天,在广州市文化馆广场上还设有23个宣传互动摊位,从基层组织者到市内各大文化和旅游机构,齐聚一堂展示志愿服务成果、提供特色体验活动,进行团队之间交流学习。
星光璀璨,形成文旅志愿服务领域全域治理的体系典范
2023年,全市文旅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据了解,《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管理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市级文旅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文旅志愿服务资金扶持和评价办法即将出台实施,将构建起紧密衔接的政策规范体系和明晰畅通的管理运作体系。广州市文化馆和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两个“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培训基地”搭建文旅志愿服务人才培育和交流学习平台,配套编写《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工作实务》教材,为团队组织文旅志愿服务提供规范、有用的指导参考。
“启明星”文旅专业志愿服务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愈发凸显,从志愿者培育、活动共建、资源链接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全年开展104场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其中结对帮扶基层场次超60%。“美育广州”艺术普及专业志愿服务队组织策划“艺”心“艺”益——“美育广州”艺术普及志愿服务重点项目,深入基层重点对8支群众文化艺术团体进行一对一的专业能力培训提升,共开展近50场次志愿服务活动,惠及居民2000人次以上。“育苗广州”童阅推广专业志愿服务队,发挥专业中心馆作用,指导区、社区分馆阅读推广志愿力量建设,开展首期全市“图画书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共培育了471人次志愿者,帮助他们走上独立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之路。
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夯实“繁星行动”赋能基层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的作用,发挥文旅志愿服务在丰富文旅供给、激发志愿活力、彰显城市文明、融入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实现广州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政策、管理、技术、保障的协同效应,形成国内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领域全域治理的体系典范。
(许建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