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武汉,向“中部艺术之城”航行

2023-10-10 18:20 来源: 文旅中国

今年上半年,湖北美术史上规模最大、学术性及创新性最高的艺术双年展“艺以通衢——2022武汉双年展”落下帷幕。从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5月31日,在6个月的展期内,总共迎来80万人次的参观。而在紧密地筹备中,新一届的武汉双年展也即将向我们走来。

借助双年展这一艺术展形态,武汉何以在九省通衢的称号外,进一步稳固其“中部艺术之城”的地位,并将艺术之能辐射全国?

2022武汉双年展《重回世界》

2022武汉双年展展厅观众

如今,双年展已经变成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活动,成为了全球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愈发火热、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得到越来越多中国藏家的认可,以及中国艺术家期待更多高层次的展示平台,双年展在中国出现的频率也愈加频繁,逐渐成为了中国各大城市展示其现代化成就的重要依据之一。

2022武汉双年展海报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在哪里?如何才能给予人们以更多的幸福感?怎样才能激活城市的创新与活力?对于上述问题,武汉以一场高水平的“艺以通衢——2022武汉双年展”给出了答案,即关注不同文化下艺术家的对话,突出多样态文化的和谐共生,从艺术的角度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路径。

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外观

合美术馆外观

2022武汉双年展的展场跨越了“武汉三镇”,分别设在位于汉阳月湖之畔的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反映汉口百年历史风貌区的武汉美术馆(汉口馆)以及武昌野芷湖边的合美术馆。其中,武汉美术馆(琴台馆) 展陈面积为1万平方米,是武汉市近年来建设的又一个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而这种国有美术馆与民营美术馆合作的展示机制,也体现出了中国城市双年展的一种开放性与创新性。

2022武汉双年展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为总策划,展览总监为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会副主任、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以及20余位国内顶尖艺术家和专家学者组成的策展团队,分别担纲5个主题展板块的策划。除此之外,展览还包含了1个论坛和9个平行展板块。其中,主题展分为“文化样态”“城市形态”“创新动态”“绿色生态”“开放姿态”5个板块,而论坛以“融合与创新:当代艺术与城市发展”作为主题。

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双年展是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兴旺发达的标志,2022武汉双年展立足武汉,面向世界,以开阔的文化胸怀汇集全球艺术优秀成果,以创新为主题彰显中国艺术的时代精神;通过城市、文化、创新、生态、开放五个专题板块,展示中国艺术创造与国际艺术发展的共同趋势,展现守正创新、探索开拓的艺术发展气象;通过三馆合力、全城联动的组织架构,使艺术走向城市生活,走向公众审美视野,为公众带来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视觉艺术体验。

本次展览共邀请了海内外285位艺术家参与,其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海外艺术家有来自英国的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朱利安·奥培(Julian Opie)等,国内艺术家有徐冰、张晓刚、宋冬等。武汉本土不仅有魏光庆、傅中望等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艺术家参展,还呈现了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同时,双年展主办方为了推动本土艺术生态的建构,营造城市的文化艺术气氛,以平行展的形式与武汉市内其他艺术机构与展览空间进行联动。而双年展本就是一个敞开的状态,可以被当地居民所理解、接纳,与城市文化发展相符合的。

艺术家唐晖与作品《cyberbobo》

2022武汉双年展,观众在作品《cyberbobo》前驻足

本届双年展定位为湖北美术史上规模最大、学术性及创新性最高的艺术双年展之一。其中,武汉美术馆(琴台馆)中艺术家唐晖高达10米的数字绘画装置《CYBERBOBO》成为年轻人竞相打卡的作品,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效力。据统计,双年展期间,武汉美术馆吸引了全国36个美术馆、博物馆团队及近700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全球19个国家的领事官员及游客到馆参观、交流。

2022武汉双年展 武汉美术馆(琴台馆)第100000位观众入场

作为“特大城市”和“新一线”的武汉以双年展为契机,让这座城市进入中国艺术城市的发展梯队。这样一来,武汉不仅在空间上作为中国铁路运输中枢而存在,更在中国艺术版图中连接了东部地区的艺术市场与西部地区的艺术生态。

2022武汉双年展装置作品《粒子的来世》

2022武汉双年展装置作品《界线》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姜俊指出:“中国‘一线’‘新一线’城市结合当代艺术的城市发展策略绝对不是孤例,它配合着中国社会的整体中产阶级化转型。”而中产阶级收入群体在破除社会两极化、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消费结构、释放社会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研究表明,以“中等收入层”为主体的社会是一种较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

2022武汉双年展艺术作品《武汉之水见世界》

观众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欣赏《江城旧影》

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展出的《善水宜居》

对于武汉来说,可以对标曼谷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利物浦双年展等兼具国际性与本土文化为核心的双年展,用艺术表达城市的精神;同时,注重对于整个城市艺术内容的营销,以及健全相关配套设施,利用政策引导二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2武汉双年展展厅现场

同时,双年展也为武汉带来了挑战。武汉在2024年就要迎来一场新的双年展,如何在两年内对于中国与世界当代艺术进行一次调查,并且策划出一个不同于2022年的双年展,值得主办方深思。面对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北京双年展与新出现的新疆双年展,武汉如何在模式、形式与内容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避免让中国的城市双年展走入生产过剩的危机,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今天,随着跻身中国“新一线”城市的武汉以“文化强市”为目标打造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武汉双年展将会成为高品质生活的表征,切实地增加人民生活幸福感。

(活动方供图)

责编: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