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生活中物质需求固不可少,然而精神食粮却也同样重要。陈红认为,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如何能“熬”过漫漫人生路?人如其面,各不相同,于我而言,唯书不可一日无。她坚持阅读,在书中寻找知己,在书中寻找答案,希望用文字突破人生的桎梏,拓展生命的宽度和深度,用文字实现梦想,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中平原城市群公共图书馆百万数字资源寻找阅读达人暨第四届寻找“阅读达人”活动,借助身边人的真实故事,带动更多人发掘、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推进全民阅读。本文就是来稿之一。

阅读分享人:陈红
阅读故事: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六岁半时,随父亲来到他的工作单位,并在那儿就读了小学。记得当时,我们父女俩租住在一个破旧的平房里,屋内光线暗淡,陈设简陋,且时常能听见房顶的纸板夹层内,有鼠儿疾驰。但在某一日,父亲的一个随意之举,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爱读书的种子。
那日,父亲翻开了一本儿童读物,在昏黄的灯光下,为我绘声绘色地朗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渔夫的声音粗声粗气中透着善良:“小金鱼,我们什么都不要,你游回蔚蓝的大海吧。”金鱼的声音纤细甜美中含有智慧:“回去告诉您的夫人,富丽堂皇的宫殿,我已为她备好……”
清晰地记得,正是父亲的那次朗读,让我小小的心受到了读书的启蒙。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随着日子的推移,我先后阅读了《孟子》《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瓦尔登湖》《现代散文鉴赏词典》等名著,现在我的书已积累了一个大书柜。
近日,我关注了“西安图书馆”公众号,一下子就被其共享数据库深深吸引了。数据库中有《红星闪闪》《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超星电子书》等28个栏目,将文、史、哲、军事、科技、少儿图书分门别类,以供不同人群的选择。我分文未花就把文山书海带回了家,进一步拓宽了我的阅读视野,为着手写作打好基础。
很多书的内容,好像已经忘记,但在遭受打击,我的耳边总会传来孟子的谆谆教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于是心里就会感到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我在心中告诉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面对抉择,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理念又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有缺点时能省察克治,努力改正,有错误时能幡然悔悟,及时止损,不致误入歧途。
当生活乏善可陈,毫无新意时,我便会翻开一本书,想象着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下散步,何其芳在树荫下默想……我的心立刻感到不那么“干枯”了,仿佛有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流入心河。
回想往昔,书教我做人,书助我育子,书帮我写作。展望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然必与书形影不离。说到书,我想用一句话来表达它在我心中的位置:书是良药,是春雨,是阳光,是最好的营养品,是我飞翔的翅膀。

“我是优秀荐书官”
推荐图书:《瓦尔登湖》
推荐理由: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否越走越迷茫,不知自己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散文集《瓦尔登湖》或许能告诉你答案。梭罗在书中写道: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指明了他的最终归宿。
作者在书中用细腻而优美的文字详尽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零两月的生活以及他对生命的思考。书中不仅有大量关于动物和植物的知识,人文、地理和历史的知识,还有许多朴素而深邃的人生哲理。在梭罗的笔下,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甚至是两只小虫的争斗都是那么生动有趣,充分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他在书中写道:“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我倒要问问这孤独的湖有谁做伴?”这是我最佩服梭罗的地方,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读《瓦尔登湖》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书中那些描述大自然的文字让我着迷,梭罗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我开始对“诱惑”有了抵抗的力量,心灵趋于宁静,思想也更为豁达,坚定地向着心中的目标而努力着。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荣誉,给我真理吧。”
(相关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