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上海嘉定环城河畔比往常热闹,紫藤未开,新开的我嘉书房(嘉定镇·现厂)便以浓郁的书香,引众多市民来此共度美好的阅读时光。
我嘉书房(嘉定镇·现厂)位于嘉定镇街道博乐路70号的“现厂”创意园区内D栋108室,紧邻环城河步道沿线。从书房往外走不到50米,即可来到步道欣赏环城河风光。书房于3月3日开始试运行,并于3月24日下午,在嘉定环城河党群服务站举行的第一届“紫藤音乐荟”系列活动揭幕仪式上,正式揭牌启用。
整个书房共二层,面积约182平方米,阅览座席50个,目前有藏书3000余册,设有阅览区域、多功能区域、休闲区域等多个空间。
作为嘉定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嘉书房是嘉定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点之一,纳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管理系统,与上海全市公共图书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并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市民读者在我嘉书房(嘉定镇·现厂)只要持有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读者证,即可刷卡进入,享受图书借阅、报刊阅览等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
“漫画”是我嘉书房(嘉定镇·现厂)特有的关键词。该书房与漫画式科普大V“混知”合作,在一楼区域设置了“混知角”,展示了部分“混知”系列漫画科普作品。阅览区域与“混知咖啡馆”以玻璃墙相隔,既满足了喜爱咖啡的读者,也保留了安静优雅的阅览环境。今后,这里还会依托“混知”资源,不定期开展相关主题阅读推广活动。
2016年,面对百姓趋于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建有“上海最美图书馆”之誉的嘉定图书馆,12家各具特色的街镇图书馆分馆,还有218个建在志愿者家庭、村居委、军营、企业、商圈的百姓书社、农家书屋和24小时街区智慧图书馆的基础上,和嘉定菊园新区管委会牵头策划了“我嘉书房”项目,并探索了政企合作方式,获得了上海绿地嘉唐置业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的300余平方米商业用房支持。2017年,上海首家以政企合作模式运营的24小时图书馆——我嘉书房(菊园·绿地天呈)正式投入运营。
2017年,6家我嘉书房建成开放。2018年,新建24家我嘉书房被列入嘉定区政府实事项目推进建设。
30家我嘉书房花开嘉定,各具特色:既有设施高端、设备精良、“高大上”的服务旗舰店,更有契合区域实际、亲民便捷、“小而精”的特色服务点,并形成了文化、文旅、文教、文商、文创等5个品牌系列。同时,我嘉书房用精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将无休服务的图书馆开到百姓家门口,为市民交流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客厅。
自2018年底30家我嘉书房建成以来,共计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1562场次,近9万人次市民参与其中。30家我嘉书房建筑总面积6897.5平方米,拥有开架图书20余万册。疫情前,嘉定区域内的我嘉书房年接待读者169万人次、新办读者证近万张、借还图书逾62万册次。
坐落在社区、园区、景区、商圈等地的我嘉书房,在提供标准化借阅服务的基础上,还根据当地文化打造不同特色主题,成为宣传和推广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以及廉洁文化、家风建设的全新阵地。例如,嘉定工业区海裕广场我嘉书房定期举办亲子绘本、百姓策展人、非遗下午茶、娄江文学讲堂等活动,开馆十个月吸引了8万余人次共享阅读新模式等。多年来“我嘉书房”为营造氤氲嘉定全区的“文气”夯实了设施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30家我嘉书房超半数由各类企业无偿提供建设场地或投资建设,超七成采用社会主体全委托运行方式。我嘉书房无疑探索实践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更好地融合了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公共文化建设资源,激发了社会力量多元化、多形式地深度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据悉,我嘉书房(嘉定镇·现厂)由嘉定镇街道与上海嘉定创业企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混知啡力餐饮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在嘉定区图书馆、嘉定镇街道分馆在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协同提供书房藏书、阅读推广活动及业务指导。
“面对人民群众多元、分散且不断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接下来,嘉定区还将按照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发展路径,以打造社区公共阅读空间为切入点,深入打造标准化与特色化并存、江南文化与中华文化凸现、服务质量与服务效能突出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品位,打造独具嘉定特色的‘文化上海’金字品牌。”嘉定区图书馆馆长崔哲苑如是说。
【图片为我嘉书房(嘉定镇·现厂)相关照片,嘉定区图书馆、嘉定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