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爱国主义活水浇灌文旅融合之花

2024-05-13 11:32 来源: 文旅中国

“感谢哈尔滨之行中有您的一站!”今冬,哈尔滨冰雪旅游备受瞩目,众多观众来到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和位于遗址内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自1936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此建立细菌战大本营,以人为实验材料,残忍地进行人体实验,受害者痛苦致死。1945年日本战败,七三一部队销毁罪证,逃脱审判。为揭示这段被掩盖的历史,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以下简称陈列馆)通过万余件史料、文物和当事者视频等,重现了7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的血泪史实。同时,该馆还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文旅发展融合,以相关展陈及遗址遗迹为记忆场,打造了文旅融合视野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新典范,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文物史料揭露侵华日军暴行

在陈列馆内,陈列着一把见证惨绝人寰历史的军刀。多年前,七三一部队原队员大川福松将其交予馆长金成民。这把刀是七三一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赠予大川的嘉奖,因其在活体解剖中的突出表现。2007年,大川福松在日本大阪的国际研讨会上控诉七三一部队罪行。2015年,大川福松将刀赠予陈列馆,作为历史见证,金成民领受《兼誓约书》。

“2007年,在日本大阪参加国际研讨会的金成民馆长有一次到大川福松家中取证,意外获得了这把刀的线索。当时他只被允许远远地看了一下这把军刀,并且不允许拍照。之后,金成民馆长多次前往日本,通过多方曲折的努力,历经8年时间最终促成了这件重要文物的回归,这可以说是我们在征集文物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之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副馆长张阳告诉记者,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和细菌战及其档案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战时绝密性、败退管控性、战后回避性及国际博弈性的特点。其所实施的暴行主要通过战后数年间几代人陆续开展的寻访取证、罪证挖掘、档案搜集、成果出版而逐渐曝光于世。近20多年来,我馆坚持赴日本、美国和俄罗斯“跨国取证”保存七三一部队原队员口述影像资料时长逾400小时,收集细菌战、毒气战档案、文献、资料逾30万页,征集罪证文物逾2万件,出版编著类成果逾200部。

张阳介绍,自2006年起,陈列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有23处重点旧址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面积为24.8万平方米。馆藏文物超过一万件,登记在册的有10500件。文物征集途径多样,包括捐赠、搜集线索后外出征集和附近居民及同行馆的捐赠。过去几年,文物征集工作尤为集中。此外,他们还通过跨国取证方式收集史料,馆长金成民曾多次前往美国和日本,带回重要档案资料。目前,已征集到119件珍贵文物。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及国家国防教育基地作用,陈列馆创新思路,探索多种教育宣传形式,充分发挥了陈列馆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不断提升教育基地的社会影响,达到用文物史料说话、用档案文献发声、令人震撼的宣传效果,目前,陈列馆已累计接待观众逾1160万人次。

2023年7月,陈列馆在抖音平台上开设了短视频账号,并组建专业团队进行持续运营。他们通过讲解员及专家的线上直播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那段厚重的历史,每次都吸引了数万至十几万观众在线观看。目前,该账号的粉丝数量已突破54万。同时,陈列馆还推出了“中国声音讲述历史”志愿者服务项目,受到社会好评。该项目吸引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参与,小学生以每人一个展厅形式讲述历史故事,通过线上直播展示,激发孩子们对历史的兴趣,并让他们感受到传播历史的力量。

陈列馆不仅停留在馆内,还将爱国主义教育的触角延伸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社区、学校等各个社会领域。通过积极的宣讲和巡展活动,深刻揭示了七三一部队罪恶的本质,帮助公众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真相,增强民族记忆,激发爱国情感。

“陈列馆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很多学生来此参观后,老师都会鼓励他们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触动孩子们的心灵,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张阳说。

由于七三一部队的历史事件极为惨痛,过去陈列馆在讲解这段历史时过于直白,可能对小学生来说过于沉重,甚至可能让外国访客感到不适。2015年,在建立新馆之后,陈列馆决定以更加客观、真实、理性的方式展示历史,引导参观者自主思考。“我们认识到,面向国内和国外观众时,讲解方式可能需要有所区别。对于国内观众,我们或许会适当地加入一些引导性的语言,以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感。而对于国外观众,我们则更注重客观地陈述历史事实。”张阳说,因此,我们主要以事实为基础,运用多媒体和展板等多种手段,让历史本身传达出真实的信息。特别是在讲解过程中,我们的讲解员会深入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以丰富参观者的体验。同时,我们注重与观众的沟通交流,避免只是机械地念诵讲解词,充分尊重观众的感受。

带动爱国主义教育与文旅融合发展

游客在陈列馆外排起长队、陈列馆外志愿者送玉米糊、陈列馆退伍老兵默默擦拭积雪、陈列馆外女生送暖宝宝、陈列馆延长开放时间……2023年12月以来,哈尔滨旅游业突然爆火,除了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等热门景点外,陈列馆也受到关注,这一幕幕场景均体现出观众对于参观陈列馆的热情。

“哈尔滨火了之后,陈列馆也受到热捧。这归功于我们长期累积的基础与前期努力。”张阳表示,我们借此契机,融合文旅与爱国主义教育,打造新亮点,并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据介绍,针对服务中出现的室外排队时间长、冬季寒冷、包裹寄存不便和特殊群体关护矛盾等问题,陈列馆采取了多项措施:延长开放时间,提前60分钟开馆至19点;人性化服务,减少室外排队时间,引导观众分流参观;增设服务项目,提供包裹寄存和托运,增加休息区;完善排队通道,设置隔离线和绿色通道;增加线路指引图,提高参观效率;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提供引导、安全指引、巡视、寄存、姜汤、热饮等服务。

今年,新质生产力在文博领域备受瞩目。“结合文博领域的特点,我认为新质生产力体现在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历史走出教科书,让游客身临其境。”张阳说,作为遗址类博物馆,陈列馆包含室内展馆和室外遗址两部分。室内展馆如同历史说明书,讲述历史故事;而室外遗址则是历史的实证,让游客亲身感受历史的深度。在利用好室内展馆的同时,我们一直致力于室外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包括申报世界遗产,进行遗址保护二期工程等。下一步,陈列馆将发布三年规划,推进考古遗址清理工作,特别是收回并保护厂区内遗址,规划其他区域遗址。同时,举办母亲展、抗联展等专题展览,加深观众对日军侵华历史的认识。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我们致力于打造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标杆。今年,我们申报了国家一级博物馆,力求将陈列馆塑造为中国特色的世界博物馆,以此引领爱国主义教育。”张阳说。

(照片由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提供)

责编: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