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舞剧《红旗》剧照 吉林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大幕徐徐拉开,一位老者坐在轮椅上,陷入深深的回忆中。随着舞台上时空转换,当年那个激情奋进的创业年代展现在观众面前,身穿工作服、脖子围着白毛巾的工人们正在忘我地工作着……日前,屡获殊荣的民族舞剧《红旗》在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大剧院上演。该剧曾荣获全国舞蹈艺术最高奖项荷花奖、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入选第十七届文华奖终评名单并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民族舞剧《红旗》由吉林市歌舞团创作排演,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创业、发展、困境、图强的进程为背景,讲述了投身并见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家两代人的感人故事。全剧以“红旗”为意象,生动再现了中国工人在“红旗精神”的感召下创业、守业、拓业的历史足迹。剧中既有历史回眸,又有时代风貌,深情歌颂了深植于国人内心的不忘初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生动传递了“红旗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形象阐释出“红旗精神”的时代内涵。
该剧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一本染血的日记本切入,由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讲起,层层递进,逐渐引出红旗车、红旗厂、红旗工人的故事;以扎实的故事框架、新颖的叙述方式,塑造出鲜明的人物性格,演绎出丰富的人物情感。每一节精彩的舞蹈都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到时代的激情。作为国内第一部以汽车工业为主题创作的舞剧作品,红旗轿车不仅以实物的形态出现在舞台上,还成为贯穿全剧的艺术象征。
“太震撼了,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国产红旗轿车能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有观众由衷地感叹。吉林市歌舞团的演员用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表演舞出了“红旗”的故事,也形象地展现出东北人的热情、活力、韧性,呈现了中国人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这种地理、心理的双重接近,引发了家乡观众的深深共鸣。
付春鹏是吉林江机特种工业有限公司数控车工,他在观看演出时特别动情:“舞台上展现的就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作为一线操作工,觉得特别亲切,太振奋人心了。”
在约100分钟的演出里,精彩的场面一个接着一个。舞剧没有台词,只有舞者的肢体语言;没有镜头切换,只有一方舞台,但人物的内心世界、创业的艰辛困苦、成功的欢欣自豪抒发得淋漓尽致。
一直以来,戏剧舞台上工业题材剧目并不多见,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题材对于舞台表现形式来说存在很大挑战。但是作为新中国的“长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诞生、成长、转型、振兴都与“工业”二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吉林市歌舞团团长王鹏远感触颇深:“我们以工业题材的文艺作品来关注这片黑土地,关注生活在这里的人。《红旗》这部经过反复打磨的舞剧,真正做到了‘外有筋骨,内有灵魂’。”
“整场演出我看得非常投入。《红旗》无论是舞美还是音乐,都让人动容,这样大体量、大题材的原创舞剧做出来太不容易。”吉林市民李先生从事文化工作多年,他认为像《红旗》这样的文化传播工作非常有必要,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演出和平台,让激流勇进的时代精神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得到更多更好的展示。
近年来,吉林省在发展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方面的经验可圈可点,受到全国瞩目。舞剧《红旗》就是吉林省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它在吉林市的成功演出,以及此前在全国演出屡获高度评价,为吉林省文艺院团在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产品的当代价值上,在创作富有文化内涵、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上,无疑提供了更多思路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