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江西金溪游垫村:用数字艺术唤醒一座村庄

2022-07-25 11:05 来源: 文旅中国

数字乡村建设正对乡村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进行赋能和重塑,智慧科技逐渐融入乡村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传统文化藉由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日渐复苏。以国风(包括乡风)为代表的文化符号,已不再是土味或落后的象征,而成为传统元素再创新的文化自信现象。

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围绕“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进行探索,研发出品的“游园听梦”沉浸式展演融合文化品牌,在乡村生态文明全面强化、数字乡村建设的信息“大动脉”初步建成时应运而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让人们进行沉浸式体验,展现出每个人心中的梦之田园。

“游园听梦”先后出品了新媒体沉浸式演出、沉浸式数位展览、学术论坛、文创市集、非遗工坊等多种形式、不同系列的项目,作为重要项目之一,江西金溪“数字游垫”成为展示赣东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的特色品牌。

金溪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拥有古村上百个,堪称江西古村“王者之地”。近年来,金溪县充分发挥“古村+旅游”的无限潜力,带动多业态跨界融合发展,并将古村发展方向对准了数字科技,联合“游园听梦”团队,为游客带来“戏梦田园、数字游垫”的全新体验。

2021年1月,策划团队以金溪历史厚重的游垫古村为载体,将文化遗产与数字科技相融合,将明式美学与新媒体艺术同框展示,塑造出一个全新的IP——数字科技古村。他们将“遗产焕新、艺术赋能、产业振兴”作为数字技术介入金溪游垫建设的指导原则,对赣东传统民居文化进行深挖掘,认为传统民居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并不是纯粹只具有居住功能,更是地域乡土文化的象征。团队运用多媒体数字艺术为乡村文化赋能,打造出了一个“山水田园中的明式幻境,乡土传承里的戏梦人生”。

“数字游垫”户外展览采用双故事线的设计,在古代建筑里用现代技术“看”古村故事,白天看古村,晚上看夜景,打破了传统舞台美术的灯(灯光)、景(布景)、服(服装)、道(道具)、化(化装)的固有模式。这正如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上海戏曲学院教授曹林提出的“大舞美”概念:通过新媒体艺术实现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艺术升华,更强调观众进入到特定场域的综合体验。从单纯的看剧听戏,发展到完整而立体的多重感官,这是从行业专业丰富性角度的对内指向。而对外的指向则是建立在对过去单纯服务于剧场和舞台上的突破和创新,即要更广泛地介入生活、介入经济建设,介入到为人民服务的综合平台中,走下舞台,走向自然,实现公共艺术的价值最大化。

据介绍,数字民宿厅主要以住、食、织、书、中堂等部分组成,通过数字多媒体投影技术与互动装置的结合,以传统民居为载体,还原一个个旧时光里的生活场景,同时展现了一个有温度的“家”。

“‘数字游垫’室内展厅通过星梦咖啡、文化民宿和北大厅三大板块,运用多媒体数字艺术对乡村文化进行赋能,呈现出数字化美学和活化历史文化资源的新样态。”据策划团队成员介绍:“我们希望通过创作传播展现金溪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数字文化产品,研发线下沉浸式体验项目,带动乡村文化传播、展示和消费。希望充分运用数字艺术、知识服务等产业形态,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独具金溪特色的主题形象。”

在游垫古村的改造中,地方文化挖掘整理、地域历史文化梳理、艺术视觉的创意产品转化、文化体验与艺术介入,以及周边商业推广模式架构的搭建,实现地域特色文化同文化创意产业的碰撞,在文化融入生活的过程中,细雨润物般重塑了民众的文化自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项目不仅营造了新的公共空间与景观环境,而且不断创造乡村的新场所与新文化内容,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消费需求,提升了人们获得感与幸福感。

作为一个全新的数字科技古村,游垫村成了金溪县古村旅游的新品牌。数字游垫,找准地方特色,挖掘潜在优势,实现数智金溪,掀起一场古村活化的新媒体艺术革命。策展团队表示,今后将思考与更多产业领域跨界合作的可能,将新媒体艺术、交互艺术等引入数字乡村公共艺术建设过程,打造全新的、具有示范性与推广价值的地域旅游模式。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