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南方观察 | 【晨读荟23】黄埔军校为何定于6月16日建立?

2023-09-11 11:00 来源: 文旅中国

【党史专辑】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时,向他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以建立革命军的基础。

马林会见孙中山,张太雷担任翻译(油画)

鉴于长期依靠旧军队从事革命活动屡遭失败的痛苦教训,孙中山筹划改组国民党的同时,积极酝酿创办一所军官学校。1923年9月,孙中山派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团访问苏联,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

身着大元帅服的孙中山

1923年11月15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建立革命义勇军的决议。当年11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议决建立军官学校有关事项。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委任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

黄埔军校旧址

1924年1月28日,孙中山确定以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长洲要塞——黄埔为军官学校的校址,故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军校国民党代表,李济深为教练部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同年11月,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周恩来接任政治部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军校筹备工作基本就绪。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宣告军校正式建立。这一天,正好是陈炯明叛变两周年的日子,孙中山决定把这一天作为黄埔军校典礼的日子,就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

黄埔军校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针,对学生除授予必需的军事学识外,还给予政治教育,使他们不仅知道枪的放法,而且知道枪向什么人放。黄埔军校共办五期,毕业生达7399人。

黄埔军校旧址码头

——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简称“中传华夏”)党支部摘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供图:中传华夏党政办公室)

责编:张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