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旅游 | 辽宁阜新:煤炭工业遗产群化身文旅新引擎

2023-11-27 10:05 来源: 文旅中国

辽宁省阜新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能源基地之一。2001年,国务院正式确定阜新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2020年,阜新煤炭工业遗产群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新邱煤田遗址、海州矿坑、阜新万人坑遗址等8个核心物项被列入国家级工业遗产名单。经过多年努力,如今的煤炭工业遗产群成功逆袭,成为城市文旅融合的金名片。

2021年7月,2021辽宁·阜新草莓音乐节在阜新市新邱区百年国际赛道城举办。2天的演出,超过3.5万名乐迷涌入8万平方米的“矿坑”中享受这场音乐盛宴。此次草莓音乐节门票收入达1100万元,直接带动阜新住宿、餐饮等行业收入总计约4500万元。

一样的赛道,不一样的场景。今年9月,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人声鼎沸、机车轰鸣,来自全国各地的144支车队同场竞技,“合盛集团杯”第四届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城庆邀请赛在这里火热开赛,无数观众与赛车爱好者齐聚赛场,“速度与激情”让废弃矿坑重获新生。

新邱区位于阜新百里矿区最东端,是阜新挖出第一锹煤的地方。由百年矿坑改建的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占地24平方公里,以废弃矿山治理为切入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契合新型城镇发展特质的“赛道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赛道”共融理念,打造阜新百年老工业区奋斗文化和“赛车赛事”现代工业文化和时尚文化。

2005年,阜新市委、市政府集思广益,多方论证,决定大力开发现代工业遗产旅游,从而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凤凰涅槃。2005年8月,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2007年9月,公园破土动工;2009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同年又被列为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

走进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犹如展开一幅厚重的历史人文画卷。陈列在矿山公园主题广场的海州露天标志性的采矿设备——英雄99号电镐生产作业场面,先后入选1954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经济建设》特种邮票和1960年版五元人民币的图案。园内珍藏的产自苏联、波兰、日本、捷克以及中国自主生产的蒸汽机车、电机车、电镐、信号灯等矿山生产主要设备,以及矿工生产生活用品,生动诠释着“主人、夺魁、奉献”的海州矿精神。横卧在市区南部的一座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负海拔175米的露天采矿遗址,矿坑内布满珍贵的矿业人文景观和地质遗迹,堪称中国现代工业活化石。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身国家矿山历史生态主题公园,是集旅游观光、商务休闲、科普实践、传统教育、工业忆旧、探险体验于一体的世界现代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实现从“生态洼地”到“幸福高地”的转变。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位于阜新市太平区,始建于1968年,是东北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日本侵华时期死难矿工罪证遗址。开馆至今,已接待社会各界群众640余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近年来,该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努力将纪念馆打造成为阜新的一张红色文化名片。今年1月,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全体人员来到纪念碑广场,瞻仰纪念碑,寄托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哀思并面对警旗重温入警誓词。他们表示,要永葆革命底色,让警魂内聚于心、外践于行。清明节期间,纪念馆开展2023年清明公祭活动,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及社会各界群众代表等共计500余人参加活动;“七一”期间,纪念馆开展“党旗领航 文化筑梦”——通过我想对党说“话”初心、学思想“悟”初心、追寻足迹“履”初心、主题宣讲“忆”初心等系列活动,为党献上深情的祝福。

坚持“走出去”是纪念馆弘扬“六地”精神的重要抓手之一。2023年初,纪念馆成立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走进民族街小学(南北校区)、玉都社区开展以“学习二十大振兴新突破”为主题的理论宣讲,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截至目前,纪念馆共开展主题宣讲156场,推动红色教育常态化和长效化开展。


责编: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