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南方观察丨广州南沙新时尚:去图书馆过暑假!

2022-07-30 16:57 来源: 文旅中国

炎炎夏日,广州市南沙区图书馆为广大市民读者提供了清凉舒适的阅读环境。这个既能避暑,又能安心学习的好去处,吸引了大批读者前来“充电”阅读。暑假期间,市民“泡”在图书馆的时间更长了,读者每日平均在馆时间长达4小时以上。数据显示,南沙全区公共图书馆平均一天接待读者8000余人次,平均每日外借图书1.1万册次。

今年1月至7月,该馆外借文献123万余册。为方便读者在馆内阅读学习,图书馆开展了增设阅读座位,上架新书,扩容亲子区以及增设临时就餐区等多项工作,提升了读者在馆的阅读体验,让读者感受“书”服一夏。

暑假日均接待读者8000名 馆方增设阅读自习座位

为了能够迅速找到心仪的座位,读者们每日早在开馆前就在图书馆门口排起了长龙,一边阅读一边耐心地等待图书馆开门。截至目前,南沙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暑假共接待读者近20万人次,日均接待读者8000余名。馆内大部分读者是学生,趁着暑假结伴而来,共同复习背考、写暑假作业或小声讨论课题等。为了方便翻阅图书资料,不少读者索性就坐在书架前进行阅读,同样也津津有味。

暑假期间人潮高峰,馆内几乎每个时段都座无虚席。为缓解座位不足的问题,南沙区图书馆总馆在各楼层空旷处共增设了5处阅读座位,并在书架附近增添了数把椅子,供读者阅读时稍作休息。同时,5个功能室开通了集体自习用途,读者在服务台登记后,可通过“拼桌”的形式使用功能室中的自习座位,从而满足阅读座位紧张情况下,读者对于舒适阅读的需求。

万余册新书上架 其中还有4000册外文绘本

面对暑期人潮高峰期,南沙图书馆根据不同群体对书籍资料的需求,对馆藏进行了及时的补充和调整。自6月份以来,南沙图书馆新上架图书万余册,图书类型涵盖文学经典、社科人文,史学研究以及青少漫画等多种类型。其中,还有近4000册外文绘本与外文儿童读物,不少图书为立体书,深受小读者们喜爱。同时,图书馆长期阅读活动“你阅读,我买单”限时加推,每人每天可借阅全新图书增加为2本,满足了读者们对于新书的阅读需求。截至目前,南沙图书馆暑假期间共外借图书近27万册次。

设置临时就餐区 推出“暖南行动·夏季篇”

暑假期间,读者“泡”在馆内的时间更长了。数据显示,读者每日平均在馆时间长达4小时以上。为了方便读者用餐,图书馆于负一楼下沉广场(从正门南图logo旁楼梯下负一)设置了读者临时外卖用餐区,不管晴天雨天,有需要的读者都可以前往此处用餐。

今年年初,为给读者提供更健康舒适且便利的阅读环境,南沙图书馆推出了四季版“暖南行动”。夏日炎热,“暖南行动·夏季篇”重磅上线,为读者提供护手霜、驱蚊液、头绳、热水袋,应急药品、针线盒、老花镜等等,更有为新妈妈准备的哺乳巾等应急用品。此外,暑假期间读者借书量大,在一楼亲子区旁图书消毒机附近图书馆还设置了打包角,读者可根据指引打包图书,轻松带走自己喜爱的书籍。近期书山外文馆增设了一批新款懒人沙发,让读者们能阅读得更加惬意;移动充电宝借用服务范围扩大,读者可在负一楼服务台、一楼总服务台、三楼服务台区域享受无忧充电。

50余场阅读活动近14.5万人次参与 千余名志愿者参与了服务

7月南沙图书馆推出了50余场阅读活动,有深受读者喜欢的“南图之夜”系列活动、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系列活动、了解南沙上千年历史发展变迁的“风起南沙”——南沙区图书馆首届馆藏地方文献展等等,涵盖了家庭亲子、少儿、青少年以及成人阅读等,共近14.5万人次参与其中,让读者在炎热的夏天感受到文化阅读带来的凉爽。

除了精彩的阅读活动,南沙图书馆志愿活动也在这个暑假异常火爆。图书馆一直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设有“文明阅读小卫士”“日常志愿服务”“文明引导员”等志愿服务项目。暑假开始至今,南沙图书馆累计新增注册志愿者232名,1000余名志愿者参与了服务。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在积极招募更多志愿者和文化志愿者,邀请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图书馆,一起为南沙去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添砖加瓦。

“一分馆一品牌” 打造南沙特色阅读圈

截至目前,各镇街分馆(服务点)暑期共接待读者近5万人次,外借图书10.4万册次,共举办60余场阅读活动,惠及群众2000人次。为更好地在暑期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南沙图书馆重点推出了“一分馆一品牌”阅读圈,9个品牌分别为“水乡东涌”(东涌分馆)、“秀美大岗”(大岗分馆)、“岁月珠江”(珠江街分馆)、“红色榄核”(榄核分馆)、“水岸横沥”(横沥分馆)、“锦绣沙田”(万顷沙分馆)、“灵韵旧镇”(南沙街分馆)、“祥瑞黄阁”(黄阁分馆)与“扬帆龙穴”(龙穴分馆)。该项目围绕区内九个镇街的人文特色,以阅读推广为抓手,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达到涵养南沙区书香文化气质的目的,让读者在各个分馆(服务点)都能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供图:佘海霞)


责编:张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