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4日,由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旅游委主办,沙坪坝区文化馆、沙坪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沙坪坝区三峡广场商圈管理委员会协办的“欢欢喜喜过大年·热热闹闹迎新春”多彩非遗闹元宵活动在三峡广场内广场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提升沙坪坝区文艺志愿服务水平,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据了解,大年十五闹元宵,沙坪坝区坚持了20多年,深受市民欢迎的一项品牌活动。今年围绕非遗这一主题开展的闹元宵活动,是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举措,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活动现场,主办方特设立川剧越剧演出、陈麻花、面塑、糖画、吹糖人、糖葫芦、踢毽子、蹴鞠、投壶、捶丸等极具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的项目展示。突降的气温阻挡不了群众积极参与,倾情体验的热情。
其中,陈麻花、糖画、面塑、吹糖人等展位前围满了好奇的人们,他们观看制作过程,一探其中奥妙,释然心中疑惑;更有大小朋友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自上阵,有模有样地浇糖画、吹糖人、捏面人、搓麻花,制作过程中只要有不规范的地方,非遗传承人都会及时指出,甚至亲自纠正修改,一丝不苟地为“门外汉”们的作品整容整形,使其变得漂亮灵动,充满生气。
待体验者拿着付出了自己心血的劳动成果离开时,无不是一脸傲娇,得意洋洋。“离骚课罢便投壶, 长日身心得自娱。”“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城间小儿喜捶丸,一棒横击落青毡”这些穿越时空从古诗词里“走出”的投壶、蹴鞠、捶丸等游戏体验点前更是排满长队,人们欢声笑语热情高涨,似在与古人共情;一蹴一投满是专注,像是同古人竞技……古时的游戏随之变得直观生动,精彩有趣,不再陌生。
同时,文化馆“巴渝书场”书场亦是座无虚席,精彩连连。然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国潮体验点,主办方拿出了川剧戏装、头饰等精美珍贵远胜一般汉服和cosplay服装的行头供游客穿戴拍照留念,和大众零距离接触,得到市民充分肯定和欢迎。
(沙坪坝区文化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