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专辑】
1931年4月25日,顾顺章在汉口被捕叛变。因顾顺章被捕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共情报保卫机关即特科的具体工作负责人,所以他的叛变对党中央各机关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顾顺章曾为中共情报保卫机关即特科负责人
在当时形势异常紧急情况下,周恩来挑起了全面负责处理这一事变的重担。他在陈云等协助下,抢在敌人袭击党中央机关之前,采取了一系列妥善有效措施,迅速将局面稳定下来,使敌人妄图破坏中共中央机关、逮捕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计划破产。
中央特科机关旧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事情过后,敌人恼羞成怒,将搜捕的最主要目标集中到周恩来身上。1931年9月,国民党作出悬赏通缉周恩来的决定。同年11月又以顾顺章的名义,在上海各报连日登出悬赏缉拿周恩来的紧急启事。
周恩来倡议创建并直接领导中央特科
但敌人却始终找不到周恩来的踪迹,便又使出造谣诬陷伎俩,用“伍豪”(伍豪是周恩来曾用笔名)名义在1932年2月中旬至下旬的上海各报登出所谓“伍豪等脱离共党”假启事,妄图造成中共党内混乱,瓦解中国共产党。
《申报》刊登的《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
国民党伪造的启事登出以后,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立即予以揭穿,进行了有力回击。在敌人抛出伪造启事第二天,就用当时在白色恐怖下所可能做到的公开否认的巧妙办法,写了一个实际上是辟谣的启事。这个启事登在2月22日的《申报》上,全文如下:“伍豪先生鉴承于本月18日送来广告启事一则,因福昌床公司否认担保,手续不合,致未刊出。申报馆广告处启。”
《申报》刊登的巴和律师代表周恩来关于“伍豪事件”的声明
这显然是一条很特别的启事。照一般情况,报刊不同意刊登某一启事,直接答复本人就可以了,绝不会在广告栏内再这样刊登出来。再从时间上看,伍豪要登而未能登出的启事是2月18日送给申报馆的,当时从2月16日起,《时报》《新闻报》等先后登出了“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
2月20日、21日,《申报》也连续登载了同一个伪造的启事。22日申报馆广告处又发表了拒绝刊登另一个“伍豪启事”的上述声明。这样安排,使人一看就会联想到,这另一个“伍豪启事”,是为否认“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而写的,只是慑于国民党威胁,《申报》不敢刊登罢了。
2011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关乎周恩来政治清白之伍豪事件始末》,作者曾宪新
与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公开报刊以曲折的笔法登出辟谣启事的同时,中共中央又在1932年2月27日在上海出版的党报《实报》上,以伍豪名义,登出了《伍豪启事》,驳斥了国民党的种种造谣诽谤。
——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简称“中传华夏”)党支部摘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胡振栋/摘编, 供图:中传华夏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