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南方观察 | 深圳市福田区福[+]计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3-07-14 17:02 来源: 文旅中国

以美之名,引领时代。

7月8日,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行。论坛以“城市美学复兴,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联动大湾区城市和国际机构,邀请国内外数百位专家学者齐聚深圳福田,通过美学参访、美学研讨、美学展览等多种形式,对高质量发展、文化精神培育、全民美学共创等多个前沿话题展开研讨,探索城市美学发展范式,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是深圳市福田区福[+]计划的主体工程,是福[+]计划的瞭望台、加速器、动力源,为福[+]计划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福[+]计划于2019年启动,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计划之一,以人文美学为内核,通过城市策展、城市营造、公共政策研究、空间设计改造四大模块,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搭建可持续管理与共建的开放平台。

福[+]计划与普通市民有何具体关联?福[+]计划对福田区、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空间 打破公共文化空间边界

公共文化空间,一端连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端连着城市文化气质的培育和涵养。

沧海桑田,短短40年时间,深圳走过了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历程。城市规模迅速扩展、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城市密度不断增加、物理空间建设快于文化空间建设……基于此,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提升现有空间的活化利用率迫在眉睫。

关键时刻,福田区福[+]计划应运而生。项目在深圳城市中轴实施改造,在以福华路(深圳节日大道)和深南路相交的“十字核心”骨架上,通过规范顶层设计、品牌内容注入、撬动社会参与等方式,实现公共空间的场域运营、艺术赋能、平台聚力,提升城市活力、艺术品位和文化影响力。

锚定顶层设计,夯实发展之基。福[+]计划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管共享运营模式,建立决策、执行、咨询全流程工作机制,成立福[+]计划和节日大道学术委员会,邀请王京生、韩家英、王中等30余位名家提供学术指导,联动中央美术学院、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等10余所国际知名高校注入智慧资源。

四大模块相辅相成,激活现有空间。城市策展、城市营造、公共政策研究、空间设计改造四大模块相互串联,形成闭环,持续导入优质内容。城市策展模块包括空间策展、艺术策展、城市品牌运营、社会创新营造策划等内容;城市营造模块协调社会力量参与,组建福[+]联盟,共同规划城市空间设计;公共政策研究模块围绕公共文化空间发展、公共空间改造建设、公共空间治理、公共空间运营投资等方面,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并推广;空间设计改造模块根据策展板块需求,对项目涉及区域进行微更新和微改造。

市民逛公园经过公共艺术季作品《人与蛙》

软硬兼施高效推进,突破无形边界。硬件方面,回收皇庭广场R层违建区域,以“城市领养”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空间运营,营造城市“星空花园”的艺术氛围;对领展中心城楼顶进行规划部署,以“艺术+运动”模式打造“空中运动艺术花园”。软件方面,按照“1+3+100”的思路来引发城市美学风潮。“1”即用城市美学论坛引领城市美学风尚,“3”即用深港艺术季、深圳国际城市家具艺术季以及公共艺术季实现品牌活动连线;“100”即指举办百场中轴活动,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突破公共文化空间边界,让艺术的魅力无限传播。

首届“艺见中轴——深圳福[+]公共艺术季”即是福田区敢于打破公共文化空间边界的生动实践。活动从2022年12月11日持续至今年2月12日,将9位知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7位/组艺术家特别为深圳创作的在地艺术作品、4件潮流个性的艺术装置,以户外公共艺术的形式,布展于深圳城市中轴线和深圳节日大道上。

公共艺术季作品《故园》

当代艺术家陈志光颇具气势的《战》矗立在福田CBD的街头,给每位经过的观众带来极强的艺术震撼力;王大朋从《红楼梦》中获取灵感创作的《故园》诠释着东方美学;谭勋的《自然》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理念的最好表达……当这些艺术作品从室内走向户外、走上城市街头,公共文化空间的界限随之消失,福田区的文化便不再局限于特定场所,福田区本身变成了一座大型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

+创意 让文化滋养诗意生活

让生活艺术化,让艺术生活化。

福[+]计划不拘泥于打造一座冷冰冰的城市地标,落脚点始终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打造系列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让整座城市被文化浸润,让市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随时可以停下步伐,享受艺术的熏陶。

华南地区首个“手拉手”国际亲子电音节现场

今年,依托改造完善的皇庭广场星空舞台,福田区以深港文化交流为侧重点,成功举办CHIC·HK分会场港乐主题音乐会、华南地区首个“手拉手”国际亲子电音节、“深奔青年”莲花山青年文化节首场活动、深港街舞交流活动、“星空营地”系列活动等各类文化活动共计98场,累计受众超801万人次,为市民打造休闲栖息地、网红打卡地、文化聚集地。

皇庭广场星空舞台演出

同时,福田区积极联动中心城区商家联盟,与30余家商户达成合作,不断丰富空间业态。其中,深港街舞展现场参与人数高达6.8万,线上线下观看近100万人次,实现文旅商融合发展,为辖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选项。

不局限于演出,福[+]计划带来的精彩形式不限、无处不在。今年4月至7月初,不少市民经过深圳市民广场南广场,都会被这里新奇有趣的“艺术家具”作品吸引。4月8日,以“来,坐坐”为年度主题的2023深圳国际城市家具艺术季,在深圳福田区中轴云廊和节日大道启幕。活动聚集21位优秀艺术家,现场展陈25件趣味盎然的城市家具作品。

2023深圳国际城市家具艺术季系列活动

展览集艺术性、娱乐性、功能性和互动性于一体,市民朋友置身其中,不仅能够随处而坐,也能与公共艺术作品随时互动。由废弃冲浪板改造而成的“乘风破浪”“动静皆宜”的圆润兔子、巨大柔软的“鱼猫仙山”……所有作品均充满了创意。7岁的盛远昊同学带着妹妹在“动静皆宜”兔子座椅上玩得不亦乐乎,不停地更换坐在多只波普风格的兔子造型座椅上,他说:“我好喜欢这群兔子,我最近每天放学都和妈妈、妹妹一起过来玩,我和妹妹玩得开心,妈妈也可以坐在上面休息。”

小朋友在家具艺术季作品——“动静皆宜”座椅上玩耍

今年“五一”,家具艺术季特别设置“暖蜂驿站”,欢迎外卖骑手来坐坐;母亲节当天,发起“花点时间陪妈妈坐坐”母亲节打卡活动,号召市民带着妈妈到公园打卡;5月20日,举行“心动告白日”打卡活动,鼓励大家向身边的她/他倾诉爱意……每一个特殊的节点,家具艺术季都会给市民朋友营造满满的仪式感,让生活充满了浪漫。

2023深圳国际城市家具艺术季,是福[+]计划公共艺术走进城市中轴的重要旗舰展览,是美学艺术融入城市生活的有益探索。正如展览主题“来,坐坐”一般,随意而亲和,让市民朋友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能自在松弛,用心感受身边的艺术和美好。

+活力 激活全民创意生产力

每一个市民不仅是城市之美的享受者,更是城市之美的创造者。

“全民创意是美的最强大生产力。”在去年举办的首届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带来的主旨演讲高屋建瓴,如黄钟大吕般的倡议响彻福田,为福田激活全民文化创造力和创新力注入活水源泉。

通过不断续写生动的故事,福[+]计划打通了公共文化建设的“任督二脉”,与公众建立起共生共长的关系。循着“全民创意是美的最强大生产力”的指引,福田区不断为“全民创意”搭建平台,营造创意生长的空间,全面激发市民的创意本能和天赋。

今年4月18日,2023福田区全民创意行动正式启动,以“1+5+20+N”的模式打开“人人都是创意家”的生动局面。“1”是指一个统领全程的行动方案,搭建“区级—街道社区—社会力量”全民创意三级矩阵;“5”是指五大创意行动,即艺术创意、生活创意、校园创意、生态创意、商旅创意;“20”是指围绕五大创意行动开展的20项重点创意活动。

坐享星空和音乐的第九届深圳·福田莲花山草地音乐节、兼具传统和时尚的“2023福田区围村风情季”、以科技领航的“福田区第24届青少年科技节”、让诗意渗透在每个生活细节的“最美阳台”评选活动……系列活动精彩纷呈,既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又鼓舞了更多市民参与生活创新创意。

“最美阳台”评选活动展示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积淀,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以更大规模、更多元形式、更深度内容、更强大阵容再次华丽亮相。现场,主办方为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李凤亮、中国艺术研究院专职艺术家邹操、ICAA国际艺术创意联盟执委会主席黄建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艺术学)“设计美学研究”首席专家李超德、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展策略委委员吴晓莉共6位嘉宾颁发福[+]计划和节日大道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书,为福[+]计划注入新鲜血液,也为激活全民创意提供智慧支撑。

今年的主旨论坛上,王京生以《美学创造与全民创意》为题带来精彩发言。他说:“在城市中体现创新之美、智慧之美、包容之美和力量之美,这‘四美’就是人间之大美、城市之大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一直朝气蓬勃又充满智慧的、有着包容的胸怀、有着阳刚之气的城市,它强健又睿智、包容而充满血性。这些文化都是‘美’在内在和外在方面的深刻呈现。而最根本的,是唤醒每个人主动创造美的激情,以及赋予每个人创造美的基本的能力。”

本届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特设“全民创意:美学共创,链接创新、创业与创意”专题论坛,邀请来自美术院校、设计行业的大咖以及传媒领袖等其他行业的跨界者,进行开放式探讨,深度探索如何激活城市美学的前瞻性和创造力。

7月10日晚,2023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系列活动——“美学大家谈”在星空剧场举行。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育部高校美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杜卫分别带来《论城市美之源》《美育对当下学校教育的价值》两个主旨演讲,并与现场观众进行即时互动,回答市民朋友对于美学、美育的提问,为大家在生活中践行美学提供了具体指引,鼓舞更多人以创意赋能生活和工作,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意成果。

+格局 引领高质量发展    

审美不仅包含着对艺术的认知,还包括对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的判断。

“举行城市美学论坛,我们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深圳市福田区委书记黄伟在2023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开幕式上说。

在城市美学的指引下,福田区以创造奇迹和追求艺术的精神推动城市建设,精心打造一批批“城市作品”,让中心城区充满人文之美、创意之美。2022年11月,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摘得全球首批《湿地公约》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今年3月,福田上步绿廊公园获“2022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一等奖;多年来,福田践行“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三美并进,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3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开幕现场

今年的美学论坛上,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说:“本届城市美学论坛以‘城市美学复兴,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继续为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超大城市治理、培养城市文明方面等提供澎湃的美学动力。”

主旨演讲环节,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李凤亮提出“城设”概念,即对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气质的有意识的创设。城市文明典范需依托鲜明的“城设”来彰显城市文明、凝聚文化认同、激发城市活力。

城市美学论坛缘何落地粤港澳大湾区、落在深圳?

开幕式之后,本届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举行了以《湾区未来:美学素质与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为议题的高峰对话。深圳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刘庆生认为,在深圳文化发力的阶段,重点在于运用思想的力量去引领和影响大众观念。一个城市、一个城区要靠文化和美来增加粘性。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先行示范区、全球标杆城市,应该“细、实、精”地打造出一个又一个作品,将美学思想付诸实践。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指出“城”的逻辑是理性的,而“市”是由每个个体慢慢建成的,因此城市的建设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也是科学、人文和艺术的结合。

福[+]计划日渐扩容,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越来越大,在福田实现“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美好愿景之中、在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的步伐中、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起笔是世界眼光,落笔为时代标杆,走笔成发展大计。一个名为福[+]计划的宏伟蓝图雏形初现,一条饱含审美品质的“城市漫行艺术中轴”日益繁华,一条汇聚全民创意的文化之脊在城市中央高高耸起……

(本文图片由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提供)

责编:张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