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最美是金秋,无限风光话丰收。9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暨2023云台山旅游节将在河南省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开幕。此届“一赛一节”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体育局、焦作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体活动安排在9月16日至21日,其间将举办开幕式、太极拳赛事、文化旅游、招商签约、主旨论坛五大类13项主题活动。
作为亮点活动之一,焦作市将举办打造高能级文旅成果发布会。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程宝成表示,焦作在高能级文旅方面的做法和成果主要体现在“六高”上。
顶层设计高起点
2021年9月27日,焦作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打造高能级文旅的战略决策,旨在推动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焦作化”发展与实践,争当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先行者和引领者,努力建设高品质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文旅项目要更好、文旅产业要更强、文旅品牌要更响、文旅影响更深远。”焦作市委书记葛巧红强调,要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从单纯的点线培育向整体的区域推进突破,把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作为新的增长极、在全域旅游中作典范。焦作市市长李亦博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市场导向、增强运营思维、树立品牌意识、强化产业理念,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焦作市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围绕全市打造高能级文旅的安排部署,从焦作文旅自身发展的角度进行产品升级、业态升级、场景升级、服务升级,完善优化产品体系;从顺应需求侧变化的角度推进供给侧的改革,做大增量,盘活存量,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从开放搞活的角度促进融合发展,做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大融合促进大发展。
通过创新驱动、创意推动、景城互动、全域行动,焦作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强劲复苏、出圈出彩,全面呈现文旅发展的高水平、高颜值和高质量。
文旅资源高颜值
焦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大山大河造化了雄秀双绝的山水奇观、底蕴丰厚的人文遗迹,文旅资源的“颜值+内涵”,成为焦作打造高能级文旅的超级“原料”,成就了焦作文旅之大势。
大自然的鬼斧,缔造了焦作山水的独特景观。崇山峻岭、千岩万壑、水乳交融、烟波浩渺。在这里,可一览宛若银河的飞瀑流泉,忘情斜阳穿林、苍烟绕谷,尽享回归山野的悠然自得。山山而川,征途漫漫,来焦作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大美怀川,人才辈出。纵情山水的魏晋风骨竹林七贤,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成就了无数传奇经典;心系苍生的百代文宗韩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诠释了无限家国情怀;纵横晚唐的诗坛奇才李商隐,其诗歌深情绵邈、直击心灵,留下了诸多传世名篇;布衣王子朱载堉享誉世界,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回望千年,千年一叹;凝望盛世,盛世欢颜。
品牌打造高档次
品牌是吸引力,更是竞争力。焦作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综合性城市品牌为引领,强抓国家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两个核心文旅品牌建设,统筹推动国家等级旅游民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等细分领域品牌创建,全面构建“1+2+N”的高能级文旅品牌新矩阵,不断推动焦作文旅产业向新的高度跃升。
目前,焦作市已拥有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两个世界级品牌;成功创建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成数量居河南省第一;国家5A级景区3家,居河南省第二;国家甲级旅游民宿1家、省五星级旅游民宿5家,居河南省第一;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居河南省第一;焦作市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此外,焦作市还拥有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项目建设高质量
打造文旅高能级,离不开大项目做支撑。以3条文化旅游带建设为主线,焦作全市在建文旅项目达34个,总投资395亿元。
北部沿太行山自然山水景观带,围绕“大山水”筑基,焦作紧抓休闲康养产业新风口,全面实施总投资超150亿元的景区转型升级项目,精心打造了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为龙头的国内外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倾力蓄造焦作文旅流量的“洼地”。
南部沿黄河历史文化景观带,围绕“大文化”塑魂,以总投资超100亿元的《印象·太极》、白鹿仓黄河歌谣度假区、韩愈文化产业园等项目为代表,焦作致力于把陈家沟打造成世界太极文化发展新高地,把嘉应观打造成全国独有的黄河文化和治水文化集中展示地,把朱载堉、韩愈、李商隐等名人文化打造成焦作文旅新IP,努力筑造焦作文旅增量的“高地”。
中部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大沙河城市休闲景观带,围绕“大文创”赋能,焦作结合城市更新,融入“经营城市”的理念,稳步推进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龙佰群英超TI文化运动公园、南水北调文旅小镇、百年矿业遗址公园、陶瓷工业文化创意园、云台天河生态廊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实现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升级转换,精心营造焦作文旅留量的“福地”。
业态培育高品质
在做优做强传统优势业态的基础上,焦作把握乡村旅游、民宿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态势,构建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持续推进焦作文旅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开发型转变,从观光消费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展村落景区化创建,精心打造了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52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推出了一批视觉美丽、内涵美好、体验美妙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旅游更新迭代,倾力打造乡村旅游的“焦作样板”。
通过大力发展民宿旅游,持续推进云台山、青天河、老家莫沟、陈家沟等7个高端旅游民宿集群建设,建成运营了140多家精品民宿,在全省率先开展地市一级旅游等级民宿评选活动,持续放大焦作旅游民宿在全省的领先优势,全面叫响“北方民宿之都”品牌,努力树立民宿旅游的“焦作标准”。
通过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围绕“游有所学、品读焦作”主题,培育建设了陈家沟“世界研学旅游组织合作认证基地”、云台山“河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和首批26家“焦作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精心打造“行走的课堂”,积极探索研学旅游的“焦作路径”。
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创造性地编制了目前国内关于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的唯一省级地方标准《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开发建设了50个红色资源旅游访问点,推出了一批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点赞,用心润泽红色旅游的“焦作实践”。
通过打造“活力夜焦作”,大力开发“夜游”“夜食”“夜购”“夜娱”等“夜态”,不断丰富完善“夜焦作”产品体系,推出了“焦作市十大文旅消费集聚区”“焦作市十大文旅市集”,努力构建“旅游在景区、消费在城区”的市场格局,让“活力夜焦作”越夜越精彩,形成消费新热点。
服务保障高水平
服务是文旅行业永远的主题。为擦亮“焦作服务”品牌,树立宜业宜居宜游宜人的美好形象,推进文旅产业持续繁荣发展,焦作坚持做好“三项服务”。
做好面向市场主体的全流程服务。秉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城市形象”的理念,树立焦作“投资洼地、兴业沃土”的对外形象,以“无碍”的营商环境精心培育一批文旅龙头企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目前,焦作市共有文旅企业500多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2家,正在筹备上市企业1家。
做好面向市场客群的全过程服务。结合标准化、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在全市文旅和涉旅行业开展“服务标兵”评选活动,以“头雁”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群雁”展翅齐飞,打造焦作优质服务“雁阵”。通过示范引领,内生服务自觉,为游客入焦、在焦、离焦提供全程、全时、全域、全心服务,让游客来时和在时深度体验“宾至如归”,走时“依依不舍”,走后“常思回味”,从而以“无尚”的待客环境赢得游客的口碑,不断增加“焦作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做好面向市场环境的全要素服务。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服务升级、监管保障,对外地旅游车辆轻微违章的,只纠章不罚款;在节假日启动全城旅游志愿服务,并开设12345“旅游服务专席”;坚持全市“一盘棋”共同发力,切实营造良好的道路运输环境、餐饮住宿环境、商场购物环境、街区文明环境和旅游消费环境,确保广大游客在焦作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安心、游得顺心、购得称心、玩得开心,以“无忧”的市场环境用心用情践行“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屈”的服务承诺,扮靓风景后面的“风景”。
程宝成表示,面向未来,焦作将坚定不移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乘势而上打造高能级文旅,擦亮“山水富城·文武福地”品牌,以更加开放的文明态度、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出彩的文旅形象,融入新时代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赛道,奋力实现建设高品质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