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终评作品名单和第十七届文华编剧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提名人选”名单,其中,河北省的民族歌剧《雁翎队》和话剧《塞罕长歌》将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并参评文华大奖。
话剧《塞罕长歌》
话剧《塞罕长歌》讲述了承德围场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55年来,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的人间奇迹,并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塞罕坝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也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话剧《塞罕长歌》生动讲述了以佟保中一家为代表的塞罕坝三代务林人55年如一日,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高寒荒漠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感人故事。
话剧《塞罕长歌》通过佟保中、佟刚、二嫂等一个个生动、鲜活、有个性色彩、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以诗化的叙述样式、 浓烈的地域特色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生动展现了塞罕坝三代务林人五十多年来的奋斗历程、精神追求、家国情怀和价值坐标,诠释了“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绘就了一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史诗画卷。
该剧推出后得到各级领导、业内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2018年全国现实题材创作规划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示范性演出剧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以及新华网等媒体刊文高度评价该剧。2019年8月话剧《塞罕长歌》荣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入选的话剧作品里排名第一。2021年10月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
民族歌剧《雁翎队》
民族歌剧《雁翎队》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雁翎队的传奇战斗故事。八路军战士张淀生受命回家乡白洋淀发动群众,组建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封锁日寇水上运输线。与张淀生青梅竹马的英莲在张淀生和张大娘鼓励下参加雁翎队,在战斗中成长。千顷苇塘摆战场,雁翎队神出鬼没,鬼子兵闻风丧胆。英莲的哥哥刘金财被地主汉奸收买投敌。敌人围剿雁翎队,张淀生的妹妹小菱不幸被捕。英莲勇闯虎穴救小菱,设下诱敌之计,将敌人引进雁翎队埋伏圈,自己壮烈牺牲。张淀生率雁翎队全歼陷入苇塘的日伪军。“鱼儿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战斗了。雁儿雁儿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把敌杀……”在当年雁翎队战斗过的地方,如今新儿女们正建设着生机勃勃的雄安新区。
据了解,民族歌剧《雁翎队》将于8月23日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与观众见面。下一步,主创团队将从人物关系、剧情细节、舞台调度等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地调整,届时,将以全新的形象参评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图片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