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一起制造和销售迪士尼玩偶案件,捣毁售假窝点3处、制假窝点1处,当场查获各类品牌系列玩偶2600余个,涉及30余种品类,涉案金额2500余万元。2022年3月初,市民刘先生到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上海站地区治安派出所报案,称其在某热门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家叫“XX萌物”直播间内,以正价2折的价格42元秒杀到了一个原价为219元的玲娜贝尔网红品牌玩偶。到货后,刘先生发现玩偶做工粗糙,质量与正品出入较大,怀疑买到了假货,于是报警。目前,朱某、杨某、张某等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信息在网络上曝光后,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舆情检测系统,以8月16日0时至8月17日21时为周期,以“上海警方破获2500万假迪士尼玩偶案”相关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舆情在8月16日21时开始急速攀升并于22时到达第一个高点,此后快速下滑,经历小幅上升后再次下滑,至8月17日4时到达最低点,从8月17日5时开始三度攀升,并于当日8时到达第二个高点,此后经历跌宕式回落,整体呈现为“三峰”状。
图:舆情走势图
8月16日下午,@新民晚报曝光,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一起制造和销售迪士尼玩偶案件。当场查获各类品牌系列玩偶2600余个,涉案金额2500余万元。目前,朱某、杨某、张某等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报道刊发后,引发@环球网@光明网等众多媒体纷纷转载和广大网友热议。从当天21时开始,舆情急速攀升,并于当天22时到达第一个高点,实时舆情信息量为372条。
8月16日23时至8月17日4时,舆情经历小幅上升后再次下滑。
8月17日,随着@澎湃新闻@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加入报道队伍,更多网友参与评论,舆情再度攀升,并于当日9时到达第二个舆情高点,实时舆情信息量为356条。此后,舆情经历跌宕式下滑,逐渐消退。
截至8月17日21时,相关舆情信息总量共计3251条,包括微博3000条。从媒体渠道来看,微博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信息量占比为92.27%。
二、网友观点
对“上海警方破获2500万假迪士尼玩偶案”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友评论分布图
一是表示低价说明产品是假的,认为有人知假买假,占比为30.0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克制变笨咖啡逗儿:说实话这个价格就摆明了是假的 去买还希望他真或者质量好就不太现实
@泰妈妈是最棒的:42想买迪士尼真品?
@Dear-一咻:这价格一看也是假的
@笑笑_jx: 42元怎么可能买到真的?其实买的人心里清楚,真笑死人
二是认为正版迪士尼玩偶价格太高,占比为43.33%,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一只笨笑笑_:真品就是智商税
@心形扣雪莉玫:不过有一说一,迪士尼的饥饿营销游戏,不知道想要玩到什么时候…… 还真没觉得自己讨嫌……
@英姿不是平平:一个小小的玩偶,就算质量好一些,也不值当那个价格几百几千。冰墩墩都不敢这么卖。
三是表示假货现象比较泛滥,占比为16.67%,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有翅膀就有风:某购物网站不全都是吗???一直卖着呢。
@好心情在欣乐淘:冰墩墩满大街可以抓
四是认为制假售假是违法行为,版权意识很重要,占比为10.0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lily-FYZ:评论真是奇葩,制假售假本来就违法,你管正品多少钱,版权懂吗!都这样谁去原创,大家都躺着复制黏贴好了。
@wa晓北:这帮人就该抓起来,该
三、舆情点评
近期,“上海警方破获2500万假迪士尼玩偶案”一事,在网上引发强烈关注和热议。三成网友认为低价说明产品是假的,表示有人知假买假;超四成网友认为正版迪士尼玩偶价格太高;接近两成网友表示假货现象比较泛滥;部分网友认为制假售假是违法行为,版权意识很重要。
从舆情态度来看,关于此事,网友的观点比较多元,但从中可以看出两点,一是相关产品的制假售假现象较为严重,二是不少网友的版权意识较为淡薄。
近年来,文创产品市场逐渐火热,不少文创玩具深受消费者喜爱,潮流玩具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不少盗版商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制造盗版产品并谎称正版进行大肆售卖,趁机大捞一笔。最近上海警方破获2500万假迪士尼玩偶案中即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目前,制作盗版文创衍生品已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其中,绕不开的问题是知识产权。知识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价值来源于对这种资源使用的环境与方法,但与其他稀缺资源不同,知识的复制随着技术进步而越来越容易。因此,盗版现象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热门IP往往伴随着盗版侵权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版权保护。治理好版权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从监管角度而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对于侵犯版权行为,要抓住典型,严格处理,起到警示作用;同时要建立维权保护机制,制定奖励举报侵权的机制以鼓励和支持产权所有人维权。
从企业角度而言,可以从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著作权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确权,同时加大对IP及IP衍生品的保护。
从广大市场主体角度而言,要提升法律和版权意识,遵守相关法律,不为了经济利益,出现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
媒体要加强版权保护宣传,提升社会的整体版权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版权保护的氛围。
广大消费者要提升版权保护意识,自觉抵制盗版文创产品,自觉参与版权保护。
只有坚持保护版权、保护创新,营造健康有序、权责分明的市场环境,才能推动版权保护和版权产业更上一层楼。(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