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旨在保障阅读障碍者平等欣赏文艺作品和接受教育权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正式生效,为视力障碍者规定了一系列著作权的例外与限制措施,能便于制作、发行、进出口无障碍格式版作品。
有声作品,作为无障碍格式版作品之一,不仅是重要的娱乐方式,也是了人们解社会、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打开视障人群“视界”,让他们与视力正常的人享受一样的权益,多年来,一些国内网络音乐平台持续关注视障群体的听歌、听书需求,以无障碍适配功能为视力不佳、视力障碍的用户铺设了一条“数字盲道”,帮助他们融入互联网社会,丰富精神世界。
用无障碍适配打开音乐“视界”
“我现在借助无障碍适配功能在酷狗音乐上听歌、听书,还可以用键盘编辑管理自己创建的歌单,并分享给其他网友。”一位视障用户告诉记者,这种无障碍适配功能的应用让他感觉得到了尊重。
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创新除了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之外,也应该关注到受众对知识获取的平等权益。2018年酷狗音乐上线了“无障碍适配“功能,视障用户根据语音提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滑动、点击屏幕,就可以聆听到喜爱的音乐和有声读物。值得一提的是,无障碍适配并非一劳永逸的工程,而是需要伴随着产品的更迭发展,持续做出相应的优化建设。为了深入了解视障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和诉求,平台日常还配备了专人负责了解视障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建立视障用户群、邀请视障用户进行现场演示等体验方式,收集用户建议和反馈,对无障碍适配进行持续升级。
有声书让视障人群“不再书荒”
对视障人群来说,阅读形式的特殊性造成了他们可无障碍阅读的书籍总量相对匮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出版的数百余万种图书中,仅有不到10%以无障碍格式版提供给阅读障碍者使用。《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生效后,将帮助解决无障碍格式版本匮乏问题,让无障碍阅读“再进一步”。
例如作为无障碍格式版本的“有声阅读”,因为不需要学习盲文,入门门槛更低,且与正常人快速视觉浏览速度相当,更易被广大视障人士接受。近年来,有声读物借助数字化技术大幅增加,成为盲文出版和盲人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移动阅读、数字阅读也跃升为盲人阅读的主流。
据了解,自2020年听书功能上线以来,酷狗音乐逐渐建立起了内容丰富的有声读物库,覆盖《活着》《白鹿原》《亮剑》等文学名著,《康熙大帝》《历史的天空》《大汉光武》等历史人文作品,并在广播剧方面上线了由潘粤明主力配音的《白夜追凶》,顶级国漫IP《镇魂街》以及《诡秘之主》《雪中悍刀行》等内容。除此之外,还积极联合媒体、社会机构,开展适合视力障碍者参加的活动。比如在2021年国际残疾人日,联合广州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发起“声光疗愈计划”,为视障人群打造展现声音的舞台,也让更多人通过他们的故事,听到视障人群的世界;积极走进视障人群生活,为北京市盲人学校提供新的教学设备,让广大视障学生通过科技产品更好的丰富课外生活,享受音乐带来的幸福感。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视力残疾人约1732万。这意味着每80余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位视力残疾人。《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的生效,将极大丰富阅读障碍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让他们能够与平常人一样,同步“看到”畅销书籍、听到畅销作品。
(配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