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邻里图书馆户外阅读分享会
佛山市自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持续建设“千家万户”阅暖工程——邻里图书馆项目,探索用全民阅读推广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不断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从2018年4月的首批20家到今年7月近1500家,邻里图书馆实现了联动式管理、规模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面向国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佛山实践”跃升为面向国际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中国创新”。
搭建“公共图书馆+家庭”全民阅读生态体系
为进一步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佛山以家庭阅读推广为抓手、新型邻里关系为纽带,鼓励和引导市民以家庭为单位建设可对外服务的家庭图书馆,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点和中转站,搭建了“公共图书馆+家庭”的全民阅读生态体系。
邻里图书馆项目很好地依托并发挥了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体系力量,建立起覆盖宣传、准入、过程管理、绩效考核和退出全流程的科学有效的运作模式。佛山市图书馆牵头起草了地方标准《邻里图书馆建设及服务规范》,这是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体系“1+3+X”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邻里图书馆项目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邻里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佛山市图书馆面向邻里图书馆建设家庭定期开展专题阅读推广和培训活动,进行专业化指导。同时实施“一馆一策”,为不同邻里图书馆满足其所服务对象的阅读需求提供个性化支持。由佛山市图书馆统筹打造的“邻里图书馆嘉年华”“家庭阅读季”“‘阅’自然·户外阅读”等品牌活动,成为邻里图书馆面向市民提供特色专业服务的重要平台。
佛山倡导全民参与的文化治理,以为家庭赋权和赋能的理念吸引市民参与邻里图书馆项目建设,让家庭享有邻里图书馆的自主命名权、自主服务权,以及更高级别的借阅权限、更加丰富的活动和空间资源、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支持。同时,成立邻里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强化邻里图书馆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实现了邻里图书馆与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体系的共建、共享与共治。佛山还搭建智慧便捷的技术平台,研发了邻里图书馆智慧运营服务系统、“易本书”家藏图书共享平台,上线“邻里图书馆”小程序。此外,还实施系统有序的营销策略,特别是在国际图联“国际营销奖”这一平台讲述佛山故事,成绩斐然。
一汽大众企业文化家
完成重大创新探索并形成显著示范效应
佛山邻里图书馆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就建成近1500个深入到市民身边的公共文化服务终端,以星罗棋布的方式打通了全民阅读的“最后一米”,带动联合图书馆体系原有的四级体系向下延伸,构建了新的“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家庭”五级体系结构。
自项目实施以来,邻里图书馆家庭累计从联合图书馆体系借阅图书51万册次、转借图书20余万册次、举办了2500多场阅读活动、服务读者8.97万人次,大大降低了公有资源的流通成本并显著提高了流通效率,也体现了邻里图书馆项目的服务效能。
佛山的家庭平均藏书量为115.4本,存在着数量大、类型多、质量高而又相对闲置的家藏图书私有资源。邻里图书馆项目通过“易本书”平台,打通借阅、流通公藏和私藏图书资源的通道。截至2023年6月,“易本书”平台使用量达25.86万人次,市民上传家藏书6.28万册,图书流通订单2.04万单,成为全民阅读的有益补充。
邻里图书馆不仅搭建起了为书找人、以书会友、书尽其用、书畅其流的平台,也通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打破邻里壁垒、增进邻里和谐、促进社区融合,有效发挥了文化治理功能。邻里图书馆以其深入社区、家庭的特点,嵌入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将家庭由阅读推广对象转变为阅读推广主体,使得阅读推广真正走向“全民”,打开了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全民格局。
邻里图书馆还发挥了复制、示范、带动作用。2020年11月,佛山市把邻里图书馆模式引入对口帮扶的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在木里县企业家李群星家建成“木里群星”邻里图书馆。近年来,佛山市图书馆先后在多个重要平台分享经验,吸引了10余个图书馆前来调研,全国多个城市推出类似项目。特别是地方标准《邻里图书馆建设及服务规范》除规范佛山邻里图书馆项目的建设和服务外,也为公益性民间图书馆、家庭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借鉴。
这一“佛山实践”先后于2019年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2020年成为中国首个获国际图联“国际营销奖”第一名的公共图书馆创新案例、2021年受邀在国际图联第86届世界图书馆和信息大会上分享、2022年作为广东的唯一案例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2021)》、2023年其衍生项目“易本书”获国际图联“国际营销奖”,逐年跨越升级,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强国建设中做出了创新探索并形成了显著示范效应,成为国际舞台上图书馆的典型范例。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