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华夏观察|创建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迎来建校十周年

2024-03-13 10:55 来源: 文旅中国

与141所全球一流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等合作项目、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学习经验、逾八成学生进入海内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3月12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十周年校庆媒体通气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介绍了港中大(深圳)十年发展成果及特色。

徐扬生介绍,港中大(深圳)不仅是一所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国际型大学,更是一所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研究型大学。他围绕重点学科布局、科研与产业化、家校联手、纵横结合培育综合型人才、人文艺术熏陶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等10个方面进行综述,展示了一幅港中大(深圳)十年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

一脉两地,薪火相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参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创校之初,学校就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0多名优秀学子正在港中大(深圳)求学。

在十年融汇与创新中,港中大(深圳)凭着“一腔热血,百年大学;千载品牌,万世良心”的教育理念,办学质量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据悉,2012年3月12日,深圳市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签署在深圳办学的框架协议。2014年3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这一天,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创校日。校址就选在龙岗区龙翔大道,启动时还是废弃厂房改建的八栋楼宇,经过十年日新月异的高质量发展,港中大(深圳)架构起沟通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学术桥梁。如今,该大学已成为拥有6所学院、1所研究生院、7所书院的国际化一流研究型大学。

截至目前,学校已培养了六届本科毕业生,八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四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国内知名高校就业率前列,超过7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

在建校十周年到来之即,港中大(深圳)于3月12日发布了2023届国内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本届毕业生在人生新征程上持续保有坚韧毅力和远大抱负,去向成果丰硕,在整体去向落实率、名校入读比例、就业薪酬水平等方面持续保持高质量态势,为大学四年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大运山下,神仙湖畔。十年来,多少学者大师、莘莘学子云集于此砥砺攀登。特别是位于神仙湖南北两岸的两个亭子,以一红一白的色调、一中一西的风格交相辉映。其彰显的,正是港中大(深圳)“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办学思想。

“我喜欢在这黄昏的湖边散步。这是我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光,没有干扰,放空自己,不想任何事情,傻傻地走路。这时间,你会发觉你的呼吸变慢了,身体放松了,心息相依了,物我两忘了。忘形忘物,无天无地,你感受到仙气,那是神仙湖的仙气。”在徐扬生笔下,神仙湖的仙气透过这细腻的文字,在读者眼前轻缭慢绕,让人为之沉醉,更为湖畔的港中大(深圳)增添了几丝神秘而浪漫的色彩。

据介绍,三月下旬,港中大(深圳)将举行一系列高端论坛及趣味活动,热切期待所有毕业生在2024年大学建校十周年之际回家看看。届时,神仙湖畔群贤毕至,盛况空前,或将成为深圳春天里最动人的一道风景。

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发布202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23届毕业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学培养的第六届本科毕业生。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以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生培养成果一直备受青睐。今年是大学建校十周年,作为一所年轻有为且有远大抱负的高校,未来大学还将持续努力为世界各地的顶尖院校和科研院所输送高潜科研人才、为各优质雇主伙伴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3届本科毕业生去向呈现五大特点

毕业生的整体去向落实率为95.13%,持续在高位保持稳定,位列国内高校前列;

升学比例首次突破八成,达80.92%。升学毕业生主要以出国出境为主,美国为我校学子的首要目标,占升学目的地的37.90%;12名同学入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

升学院校水平不断提升,21.70%的升学毕业生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10名高校的学位,71.55%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高校的学位;另有15.06%的升学毕业生攻读学位的所属高校不在前50榜单,但在该领域世界领先;

就业薪酬创新高,平均年薪为17.08万元人民币,我校学子培养质量在就业市场广受认可,毕业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逆势获得具有体面薪酬的工作机会;

毕业生的就业地点和单位性质更加多元,足迹遍布各地各类优质企业。香港特区IANG工作签证的适用范围拓展至我校,为我校学子打开了更大的就业面;选择前往国有企业的比例同比上涨12.38个百分点。

毕业生不断突破、勇攀学术高峰  

获各类顶尖院校垂青

我校本科毕业生的升学比例首次突破八成,达80.92%,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主要以出国出境升学为主,前往美国深造的毕业生占升学人数的37.90%。12名同学入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

根据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2023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963名升学毕业生中,21.70%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10名高校的学位,包括麻省理工学院1人、剑桥大学3人、牛津大学8人、哈佛大学2人、帝国理工学院31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2人、新加坡国立大学52人、伦敦大学学院25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0人、华盛顿大学2人、哥伦比亚大学55人、加州理工学院1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7人等;71.55%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高校的学位。

另有15.06%的升学毕业生攻读学位的所属高校不在前50榜单中,但在该领域世界领先、享有盛誉,如2024QuantNet金融工程项目排名第一的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国际三大高级翻译学院之一的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2023《金融时报》欧洲最佳商学院排名第一的巴黎高等商学院等。

41名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占升学人数的4.26%,包括牛津大学的统计学博士项目、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工程博士项目。

毕业生多元选择、去向亮点纷呈

在各类单位崭露头角

2023届本科毕业生中13.70%直接就业,平均年薪达17.08万元,且薪酬结构进一步改善,年薪大于等于50万的有0.75%,年薪位于30-50万的有7.46%,年薪位于20-30万的有28.36%(同比上涨11.4个百分点),年薪位于10-20万的有46.27%,其余就业毕业生年薪小于10万。1名金融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收到某百亿级量化私募抛来的橄榄枝,获高薪录用。

在单位选择上,大型民营企业依然是学生最主要的去向,占比31.90%,如华为、顺丰、拼多多、字节跳动等;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科研或其他性质的单位占比23.31%,包括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考上税务部门的2名毕业生;三资企业占比23.31%,如宝洁、欧莱雅、德意志银行、德勤、普华永道等;国有企业占比21.47%,同比增加12.38个百分点,包括中国银行、中国联通、烟草公司、深圳燃气、深圳水务等优质国企。

随着香港特区IANG工作签证的适用范围扩展至我校毕业生,大学积极开拓与香港雇主的联系,学生的就业地点选择也因此更多元、更国际化。九成选择在深圳、上海、北京、广州、中国香港一线城市或成都、南京、郑州、杭州、长沙等省会城市,其中超过一半选择留在深圳,占就业人数的50.31%。另有3人选择前往美国三所顶尖院校(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担任科研助理、1人入选由迪拜酋长全额资助的迪拜商业英才项目(我校连续两年有学子入选)。

供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责编: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