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江西南昌高新区、古龙著作管理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古龙委员会”)以及相关合作伙伴在南昌高新区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举行两场峰会对话。峰会分别以“新时代武侠影视的创作与创新”“以武侠IP为支点的多维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导演陈嘉上、高群书,学者张颐武、花建,与影视编剧、动画制片人、导演、游戏创作方展开讨论。
江西省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王成饶,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凌卫,南昌市委常委、南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万征,南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松殿,腾讯公司副总裁、阅文集团CEO侯晓楠,古龙委员会会长郑小龙等百余位有关部门领导、行业翘楚、文化产业从业者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守正创新,寻求武侠精神与当代价值的契合点
武侠是中国文化的独有标签,有长久深远的文化源流,在唐朝便有唐传奇武侠作品,到明清时期,武侠小说愈加丰富,发展至民国,武侠小说日渐成熟,成为中华文化独特而灿烂的一笔。上世纪,古龙作为新派武侠作家的代表,在新武侠小说潮流发端之际就快速凭借个人风格打响名气,至今已然拥有众多拥趸。其作品既保持了传统武侠小说的故事内核,又融入戏剧、推理、诗歌等新元素,多元文化交融的创新能力将武侠小说推上新高度。
古龙笔下有众多经典的侠客角色,他们重情义、有信念、爱憎分明、扶危济困,绽放人性光辉。王万征提到古龙作品时说:“宽恕是对的,复仇是错的,武功的价值在救人而不在杀人。这种独特的人文思想成就了古龙,也让古龙武侠在几代人的青春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凌卫也指出:“爱憎分明、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等侠士品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经典作品既属于时代,又超越时代,古龙作品直到当下依然与现代主流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完美契合。
伴随着新型媒介的出现与发展,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武侠题材开始从单一小说载体衍生出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多种形态,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中国港台地区对于武侠小说的创新开发,让武侠文化被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大众了解,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名片,也正因此,“wuxia”(武侠)才会在近些年被牛津词典收录。
形成合力,围绕古龙IP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
侯晓楠在签约仪式现场表示,未来,腾讯将联合南昌高新区及江西出版集团旗下慈文传媒,充分调动发挥各自平台资源与优势,助力古龙IP全产业链开发,跨越文化、娱乐、旅游等领域广泛连接行业与创作者,共创产学研一体的新武侠江湖。腾讯动漫和慈文传媒不约而同地提到,此次参与开发古龙武侠文学IP,将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创作态度与方法,从当代立场解读古龙,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文娱内容创作形式。王万征也表示,腾讯有着全球领先的数字内容技术和国内首屈一指的文化IP运营能力,这次双方在数字内容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古龙IP生态。
签约现场
文娱产业层面,一方面,依托阅文旗下网络文学平台,在网文方面开启为期四个月的“大武侠时代”网文共创计划;另一方面,邀请稻草熊影业、岩上电影、向上影业、新龙门影业等影视公司,共同参与开发古龙IP的电视剧、院线电影、网络电影等。同时,腾讯动漫与慈文传媒也将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携手开启古龙影视开发的三年规划。动画方面,腾讯动漫与腾讯视频联合开发“古龙群侠短片动画集”,游戏方面,《古龙风云录》将于年底上线。各方齐心协力,通过立体化开发助力中国武侠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并进一步“走出去”。
文旅产业层面,未来南昌将基于高新区作为古龙祖籍地的天然优势,以作家祖籍地域为选址,联合腾讯打造古龙纪念馆与武侠商业街区;同时基于江西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腾讯动漫也将与慈文传媒一起,深度挖掘内容与文化旅游结合的新业态,发展业态多元、体验丰富的旅游经济,助力千年古城焕发新活力。
文化研究层面,南昌高新区联合古龙委员会筹备成立古龙武侠文化与发展研究院,共同挖掘古龙及武侠的人文价值和产业价值,并为接下来以古龙IP为代表的武侠IP内容开发、产业发展提供策略指导。
此次围绕古龙的IP集群进行的产学研全方位立体开发尚属业内首次,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次大胆创新尝试。产学研各界将通过改编多元形态的作品,提高古龙IP整体声量。优质的创新内容将带动良好的市场回馈,形成IP全产业开发链正向循环的商业价值。在集群化IP开发模式下,个体IP开发带来的声量会最终融入并提升古龙IP的整体影响力,武侠文化也将因此总体受益。
创新突破,立足时代多维打造武侠IP新生态
在题为“新时代武侠影视的创作与创新” 的行业对话中,陈嘉上认为,古龙是多变的、创新的,电影创作者必须突破框架往前走。编剧张炭提出,要努力了解中国、读懂中国,多拍一些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影视作品。高群书说:“我是有武侠梦的,古龙是大IP、是武侠的领袖,希望当下的创作者通过重新审视古龙作品的独特性,把武侠电影、武侠文化做出新的高潮来。”编剧高阳结合自身创作体会,指出武侠作品可以用更加生活化的状态展现侠客,侠客也有生活需要和现实困境,贴近生活反而更能凸显其侠义精神的可贵。
整场讨论中,各方嘉宾既表达了当下武侠影视剧创作的困境和难点,同时也认为困难中隐藏着爆发性的市场机遇。制片人魏君子发出“市场苦无优秀武侠作品久矣”的感叹,并表示会通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方式,舍弃庞杂元素,抓住武侠最为纯正的特性,持续创作下去。张颐武说:“在学术上可组织更多力量助力武侠文化发展,武侠研究和武侠的创新创作,当下仍有充分开拓的空间。”
在题为“以武侠IP为支点的多维文化产业发展” 的行业对话中,阅文集团内容运营副总杨沾表示,文学创作如果能够跟时代同步,武侠内容还将迎来大爆发,阅文和古龙委员会目前正在合作的“大武侠时代”古龙同人征文,正是希望给年轻作者更好的机会和个性化创作空间,更快助力武侠内容的孵化。腾讯视频星动钟尺工作室群负责人佘媛媛、《绝代双骄》动画导演黄晓洪也分享了各自对武侠动画的看法,表示古龙IP改编有一定难度,高品质的武侠作品能够获得用户喜爱。游戏《古龙风云录》发行制作人胡寅认为,武侠IP内容的互动性与沉浸感非常重要,要让玩家可以从游戏中体验到古龙武侠世界的江湖感。游戏《天涯明月刀》IP总架构师顾婷婷则表示,对国风文化的喜爱是蕴藏在年轻人血脉中的,要以丰富的、优质的内容激发这种文化共鸣。最后,花建指出,高质量的IP系列是高价值的战略资产,武侠IP包含着中国文化的深层密码。“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发成熟的IP可以创造一个完整的精神与符号系列。未来武侠IP可以在创意维度、产业维度、消费维度这三个维度上同时发力。”花建说。
此次活动三方因古龙而相聚,共同讨论古龙的侠义精神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广大受众对于武侠文化的感知。新的时代,侠义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南昌高新区、慈文传媒、腾讯动漫联合多方力量在共同探索的路上不断前进。侯晓楠表示,要借古龙讲好江西文化的故事,借武侠讲好中国英雄的故事,树立有情义、有信念的中国人形象。业界与社会期待多方通过IP集群产学研立体化发展探索,更好打造南昌的城市文化名片,讲好中国武侠故事。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