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经验智慧、历史记忆、共同情感,是民族文化延续的生命密码、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软实力的重要资源。连山融媒体中心推出“走进非遗”栏目,循着非遗留下的印记,探寻匠心之美、生活之美,感悟文化之美、连山之美,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关注非遗、传承非遗,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咚咚咚
夜幕下的连山
灯光璀璨 歌舞升平
人们在凯旋门广场跳起瑶族小长鼓舞
欢声笑语 热闹非凡
当非遗与广场舞在此相遇
会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发生呢
快跟着小布的步伐来看一看吧
↓↓↓
瑶族小长鼓舞
瑶族小长鼓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瑶族支系过山瑶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舞蹈,该项目于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史上的过山瑶民族曾经过着一年一小迁、三年一大迁的游耕生活。每搬迁一处,都要砍树平地,重新盖起以木板为墙、杉皮为瓦,独具风格的木屋。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过山瑶创造了小长鼓,并以小长鼓为道具、以建造木屋的劳动过程为素材,创作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的小长鼓舞。
瑶族小长鼓舞所表现的内容很丰富,凡是瑶民生活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小长鼓舞来反映。如“盖新房舞”,通过做拜四方、催鼓、寻屋地、挖屋地、平屋地、量屋地、垫石脚、寻屋木、砍屋木、架木马、升木、量木、锯木、凿木、立柱、串方、上八马、盖屋、收鼓等动作的表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建造木屋的全过程,真实反映了瑶族人民频繁迁徙的游耕生活。
广场舞是大众文化
老老小小都会跳
参与广场舞人数也越来越多
在强身健体的同时
人们也收获了友谊和快乐
生活也增添了更多色彩
身穿训练服
手持小长鼓
这波广场舞“主力军”
造型让人眼前一亮
画面中的这位领舞叫莫土珍
她告诉小布
自己非常热爱跳瑶族小长鼓舞
除了日常听老师教学
还另外抽时间温故知新
因为进步迅速
所以大家推荐她当领舞
在莫土珍的带动下
越来越多人了解到
瑶族小长鼓舞的历史和文化
在强身健体的同时
传承和弘扬非遗
非遗传承有我在
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陶醉在这欢乐的氛围中
享受着美好生活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通过广场舞助力全民健身持续升温,培养全民体育热情,以深入宣传、推广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小长鼓舞为目的,县文化馆通过对传统民间小长鼓舞和广场舞进行融合创新编排,推出小长鼓广场舞推广活动,以“送课上门”形式授课,即派出20余名舞蹈骨干分别到县城金山文化广场、凯旋门广场等五个主要的广场舞点进行现场教学。形成有特色、富内涵、易推广的 “瑶族小长鼓舞+广场舞”特色广场文化,为壮瑶山城的夜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营造了传承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浓厚氛围。
舞出时代节拍
舞出非遗风采
一起拿着小长鼓
舞起来!
(内容来源:连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