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文物 | 文物收藏家翟健民: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2023-10-31 10:33 来源: 文旅中国

在中国文物艺术品领域,翟健民是被公认为“大佬”的人。作为收藏家,他目光如炬;作为学者,他知识渊博;作为鉴赏家,他深受信赖;作为经纪人,他有口皆碑。

在翟健民看来,他的成功离不开大众媒体的传播。2006年他加入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成为首席专家,“这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大事。”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以温和的谈吐和深厚的阅历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欢迎。从艺术品界“出圈”后,他真正意识到,他不再只是一名艺术品经纪人,而是有了新的责任——向公众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为人们树立正确的古玩收藏观。

 

“在北大学习文物知识的机会弥足珍贵”

翟健民祖籍山东,出生于澳门,成长于香港。上世纪70年代,还未满16岁的翟健民在香港的一家抽纱店打工。1973年,他受到“福成行”老板黄应豪的赏识,正式踏入文物艺术品行业。当时的“福成行”主要做国际生意,虽然没有学历,但翟健民极为擅于学习。在做学徒的日子里,他跟着师父跑遍了欧美的博物馆和古玩展,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知识;他还自学英文,“我听别人说过一遍就能记住,下次我就会运用。”

拥有天赋还努力的翟健民总能根据客户需求为他们找到品相俱佳的古玩珍品,因此逐渐在行业里小有名气。1981年,翟健民决定创业。在积累了众多客户后,1988年,他在香港上环的荷里活道开办了“永宝斋”。“上世纪80、90年代的香港在古董行业地位稳固,是亚洲重要的交易中心。”在翟健民的悉心经营下,“永宝斋”逐步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古董行。

翟健民依靠大量鉴赏实践而成为颇受信赖的文物专家,但缺少对文物知识的理论学习一直是他的遗憾。1999年9月,已过不惑之年的翟健民考进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选修中国古代陶瓷、陶瓷考古研究、中国陶瓷史研究及陶瓷文献研读四门课程,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古代文物不同门类方面的基本知识,他的责任导师则是著名陶瓷考古学家权奎山。

那几年,翟健民学习得十分辛苦,每周在香港和北京之间往返。但他乐在其中,虽不是科班出身,却凭借毅力和勤奋将学业和事业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之前只有实战,能让我系统性地进行理论学习,这样的机会弥足珍贵。”翟健民说。

自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毕业后,翟健民先被导师推荐到故宫博物院,学习陶瓷和书画的鉴赏与修复;2005年他又被导师推荐至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文物课程班攻读研究生学历。两年后,翟健民正好50岁时完成了学习,毕业后,他还被特聘为客座教授。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在内地求学的经历也让翟健民意识到,香港虽然有不少文化类的博物馆,但里面大多是展现西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展品,而中国传统文物展品却比较少。“香港作为中西文化的汇集地,中国文化却相对弱势,不免让人有点遗憾。”翟健民说。

从2002年开始,翟健民在香港创办了香港国际古玩展。他希望打造一个中西方文物艺术品交流平台,这是他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事。至2019年,香港国际古玩展共举办了18届,已发展成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殿堂级博览会,每届展会都吸引数万人次入场,同时也成为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香港回归后,古董行业的发展要依托祖国的强盛,这一点我体会深刻。”翟健民说道。

今年5月,因疫情而暂停三年的香港国际古玩展正式回归,50家海内外参展商,不仅呈献中华数千年的艺术瑰宝,也带来了亚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各国的古董珍玩。今年,展会还发布了《图说犍陀罗文明》与《杯必若深珍藏》两本学术专著,并举行了多场专家讲座。正如翟健民所言:“一直以来,我们是重质而不是重量,展会不是拼参展商的数量多,而要真的形成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举办古玩展,大家都说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我认为只要能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通过拍卖讲述器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2006年,著名演员王刚邀请翟健民正式加入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翟健民笑言:“一开始不习惯上电视,那时我的普通话也不好。”出乎他意料的是,节目取得了空前成功,收视率连续多年排在全国文化综艺节目榜的第一位。

翟健民将他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在大学学习的文物知识带到了节目上,从一件瓷器的器型、纹饰讲到历史背景、古人的生活习惯……对于任何一件器物翟健民都能娓娓道来,他的名气也由此迅速传播。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每一期的重量级展示藏品都是翟健民提供的,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和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等价值上亿元的藏品。

在录制《天下收藏》的7年时间里,北京成为了翟健民第二个家,他也越来越喜欢向公众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翟健民表示:“对于继承和弘扬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我希望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永远对文物充满激情与热爱的翟健民也开始尝试着利用短视频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2019年2月,翟健民正式入驻抖音平台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2020年“永宝斋”于抖音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此后,“在故宫看瓷器”“潘家园游记”等系列视频迎来巨大“流量”。2022年,翟健民正式将永宝斋开到了北京。

今年是翟健民入行50周年,“希望永不退休”的他于今年7月又开启了“永宝斋”的抖音直播拍卖业务。每周三和周六他都在直播间里边卖边讲。“虽然拍卖取得了很好地收益,但我还是想说拍卖不是主要目的。”翟健民将短视频账号看做他的文化传播阵地,“我们希望用拍卖的器物来带出更多知识,带出它们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文中图片由本报记者刘源隆拍摄)


责编:陈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