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广西龙州:“红军村”又红起来了

2023-09-11 14:38 来源: 文旅中国


▲ 研学团在广西龙州重走红军路   龙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初秋时节,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龙州县,山青翠,树葱茏,田园风光如画。

走进上龙乡上龙村,映入眼帘的是精致的花园小路、古朴的村史室、农耕文化室,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在绿树红花中格外引人注目。在当地,这条路被称为“红军路”,周边的村屯被称为“红军村”。

1929年,邓小平、李明瑞等革命先辈为筹备龙州起义,多次经此路往返于龙州与百色之间,并在此召开了水陇平叛会议,为龙州起义奠定了基础。当年,为巩固革命果实,龙州起义后,红八军一纵队从此路分赴大新、靖西、下雷等地剿匪。“红军路”“红军村”正是当地群众对龙州起义及革命艰辛岁月的纪念。

上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阮忠明介绍,近几年,在县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下,上龙村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推行“红色旅游+特色民俗文化”的发展思路,采取“支部引领+股民入股+合作经营+定期分红”的模式,利用当地的农产品推出簸箕饭“红军餐”,让游客深度体验了红色饮食文化,备受游客青睐,年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

“我们利用现有的红色资源,建设了红军古道景区,以此推动周边村屯的建设发展。”龙州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党组书记苏瑛介绍,通过乡村风貌改造,上龙村的甫茶屯、水陇屯等周边村屯实施了房屋立面改造,建起了舞台、文化小广场、红色英烈馆、红军雕塑,修缮了水陇会议遗址,并成立了红色旅游接待中心。同时,龙州县推出走一次红军路、听一堂红军课、住一晚红军村、吃一餐红军饭、览一次红军馆、唱一首红军歌“六个一”红色教育课程,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如今,红军古道景区已成为全国的红色旅游网红打卡地之一。2022年,由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军古道景区等组成的龙州起义纪念园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红军古道景区是龙州县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一个项目。近年来,龙州县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实施以“大龙州红”为核心的文旅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红军古道景区、左江白雪景区、南街景区“一红一绿一街”文旅项目建设,红色资源成为推动老区发展的宝贵财富。

“今年上半年,龙州全县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1.67万人次。仅‘七一’期间,接待游客量就达8万多人次。”苏瑛表示,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同时,龙州通过培养红色教育教师队伍、高素质讲解队伍,打造“红领巾讲解员”品牌等,培育爱国主义教育人才资源,以参观、祭扫、宣誓、讲红军故事、重走红军路等各种纪念活动为载体,增添爱国主义特色教育新活力。

上龙村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让各地游客深刻感受龙州的红色基因,还直接带动了周边村屯农产品种植养殖、田园采摘等产业的发展,村民每户年收入增收1.2万元以上,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新型旅游村的转变。

农林山是甫茶屯最早从事向导的村民之一,他近日刚陪同游客走完一趟红军路。“今年来我们这里参观和重走红军路的人明显增多,旺季的时候每个月可以增收几千元。”农林山说。

目前,龙州县正加快推进对红军路景区等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化升级,加大投资对龙州起义广场遗址、龙州保卫战遗址、小连城等遗址进行修复。同时,编制《龙州红军路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提出筹建“红军村”项目,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包括红军村宿舍、游客服务中心等业态,提升红色旅游景区档次,让红色资源带动乡村旅游,让“红色基因”真正变成可持续的“发展基因”。

苏瑛表示,下一步,龙州县将用好用活文旅资源和生态优势,重点围绕“一红一绿一街”文旅项目提质升级,在环境、业态、餐饮住宿、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增强旅游体验感。同时,推进“大龙州红”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及线路设计推广,以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军古道景区等为主导,推出“英勇红八军”“我为祖国守边疆”等红色教育课程,拓展“六个一”沉浸式教学,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红色研学线路,擦亮“大龙州红”品牌。

随着龙州县红色文化旅游战略的持续实施,上龙村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将迈上“快车道”。作为龙州“红军村”的典范,上龙村的“红色”名片也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3年9月11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广西龙州:“红军村”又红起来了》

↓ ↓ ↓ ↓ ↓ ↓ ↓ ↓ ↓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