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游客的文明行为是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推动文明旅游工作,强化公民文明出游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成为近年来各级主管部门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自2023年“文明旅游 你我同行”系列宣传活动于今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启动以来,在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与社会同心共建,推动新疆逐步构建起文明旅游的新格局。
高位推进,
构建文明旅游新机制
旅游要提升,文明需先行。新疆充分意识到做好文明旅游工作的重要意义,在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国家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创建等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抓好文明旅游工作,积极打造放心舒心的旅游环境,全面推动文明旅游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文明风尚逐步形成、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今年以来,随着文化和旅游市场稳步复苏、加速回暖,新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文明旅游建设的需求愈发迫切。在开年之初,新疆召开2023“微笑新疆”服务质量提升、诚信经营、文明旅游承诺大会,通过一系列承诺和倡导,进一步提升新疆旅游形象品质,增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合力。以“文明旅游、你我同行”为主题的2023年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在疆启动后,新疆更是以此为契机,通过建立健全文明旅游法规体系,积极开展文明旅游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切实推动文明旅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引导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及从业者将文明旅游工作不断落地落实。与此同时,以独库公路等旅游风景道为重点,新疆通过组建旅游先锋示范团、守护站等,多措并举开展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持续深入推进文明旅游工作。
今年1月至11月,新疆已接待国内外游客25572.67万人次,同比增长111.73%,实现旅游总收入2856.31亿元,同比增长217.57%。“新疆地域辽阔,拥有灿烂多彩的优秀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是文旅资源最为富集的省区之一。持之以恒开展好文明旅游工作,将更有助于提升自治区旅游健康持续发展,为深入推进实施文化润疆、持续推进旅游兴疆战略奠定坚实基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完善服务体系,
强化示范引领
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创建已成为各地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提升的重要抓手。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总体部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于2022年、2023年连续开展了两批次国家级、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的培育、评定、复核工作。截至目前,新疆已创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4家(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两批次15家(待公示9家)。
今年5月,在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结果的公示》中,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那拉提景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天山天池景区等4家单位入选。9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组织遴选并公布的第一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优秀案例中,新疆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申报的“优化景区运行机制 推动文明旅游宣传”以及由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申报的“打响微笑服务品牌 激活文明引导引擎”两个案例入选。以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为行业文明旅游工作标杆,新疆及时梳理总结相关单位的优秀经验和做法,持续加强对文明旅游工作的引导,发挥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
进入旅游旺季以来,新疆各景区游客持续爆满,给景区服务带来严峻考验,作为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天山天池景区的做法成为业界集中学习的榜样。多年来,天山天池景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景区常态化开展志愿者服务。由300多名文明实践志愿者组成的天山天池志愿服务队,每日活跃在景区各岗位、各环节,近3年来已开展各类公益活动260余场次,以有温度的志愿服务让游客暖心舒心。天山天池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把文明旅游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一方面推动形成以制度促文明旅游的良好机制,提升文明创建续航力;一方面聚焦服务体验,提升文明创建引领力。”
放大宣传声量,
汇聚文明合力
家住那拉提村11岁的小姑娘胡尔西丹,在今年假期有了一项新任务——她身穿蓝色志愿者背心,热情地对全国各地来到那拉提的游客说:“我是来自那拉提的‘美丽公约’小卫士,我可以给您系上一条蓝丝带吗?祝您旅途愉快!”
像胡尔西丹这样身着蓝色志愿者背心的孩子还有十几个,她们一起组成了“美丽公约那拉提闪电喵喵”志愿服务队。背诵唐诗、跳民族舞……这个服务队通过才艺表演展开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文明旅游宣传,呼吁游客共同践行“垃圾不落地”的文明旅游倡议。
小志愿者们参与的宣传活动,正是“美丽公约 文明旅游”蓝丝带(新疆)行动。作为2023年“文明旅游 你我同行”系列宣传活动的一部分,“美丽公约”以独库公路沿线为重点,持续动员当地旅游相关单位、旅游从业者、游客志愿者的力量,通过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工作,实质性地改变公路沿线旅游垃圾污染的现状。
“美丽公约”这一由游客自发组织的公益力量,如今在倡导文明旅游、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通过移动文明驿站实现场景宣传,“美丽公约”还在线上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实现高效传播,带动越来越多的普通游客、旅游从业者成为文明旅游宣传的志愿者。据“美丽公约”发起人史宁介绍,自6月18日独库公路开通至10月8日,志愿者们在独山子独库公路大本营开展宣传活动近60天。精彩的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主动加入团队中来。截至10月8日,超过200名少年儿童参与了“美丽公约小卫士”行动,累计向游客传递蓝丝带2万余条,发放环保袋1万余个。每发出一条蓝丝带可以将文明旅游的理念传递给至少3个人,预计本次活动将影响到近6万人。
2023年12月11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新疆深入推进文明旅游——同心共建新机制 力倡文明新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