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用文艺力量服务社会、开拓未来

2022-08-03 18:29 来源: 文旅中国

2022年7月,第四届深圳声乐季在深圳龙岗文化中心启航。作为中国声乐界的年度盛事,本届声乐季集结了17位相关领域的中外专家,围绕声乐艺术和美育开展相关课程及研讨。在保留原先的全国声乐邀请赛、中国声乐高峰论坛、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全国青年声乐展演、下基层音乐会、声乐轻骑兵公益服务活动六大板块基础上,继续拓展延伸,以更加丰厚的内容、更为深入的思考,助力中国声乐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用文艺的力量服务大众、回馈社会。

第四届深圳声乐季开幕式现场

雷佳在开幕式上致辞

拓展公益服务,彰显大爱之心

本届声乐季以公益服务项目为先,在7月10日即启动了面向深圳的声乐轻骑兵公益服务活动。这是在原有基层演出、音乐支教基础上的新增内容,旨在发动历届声乐季优秀学员,与深圳本地的声乐演员、教师、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声乐交流与指导,并将服务内容在7月23日以音乐沙龙的形式予以充分展示。

音乐沙龙现场

此项活动的增设以传帮带的形式,形成可循环的、可自养的教育链条,将声乐季的教学成果不断向社会输送,进一步诠释了深圳声乐季的公益之心。

以赛促学,学演结合,将课堂内容高效转化

7月24日,伴随着第四届深圳声乐季大幕拉开,学员也立刻投身全国声乐邀请赛的“入学考试”当中。对于比赛前置的初心,歌唱家,深圳声乐季发起人、艺术总监雷佳曾多次强调:“声乐季的比赛不是荣誉的殿堂,而是一个让授课专家更好地认识学员,让学员建立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的舞台。”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中国声乐组张群航、袁野、沈晶晶,美声组任廷、郭琛、张桐分获两组唱法的前三名,另外夏德奇、拉丹珠、潘杭苇分别获得优秀奖、特色演绎奖和舞台表现奖。

邀请赛之后,学员们带着问题和反思,更有针对性地投入丰富的课程当中。7月26日至8月1日,先后有16位中外专家登台讲授了大师课、示范课,并在琴房与学员进行了一对一小课的指导。多领域、全方位的学习,不仅让学员增强了专业技能,拓宽了艺术视野,更为未来道路的发展起到引导与提升的作用。

声乐季的各位导师将多年的教学与舞台经验倾囊相授,身体力行树立行业榜样。年近八旬的声乐教育家邹文琴,培养了雷佳、韩红、龚琳娜、吴碧霞、梦鸽等多位艺术家,在本届声乐季长达2个多小时的大师课上,邹文琴全程无休,甚至一口水都顾不上喝,忘我投身于课堂,带领学生回归声乐艺术的初心,以基本功训练时刻提醒学员夯实基础的重要性。导师田青、雷佳、龚琳娜以理论融合实践,强调了要时刻以传统音乐为中国声乐的立足之本。导师陈蔚、吕嘉、张佳林、龚荆忆分别从表演、指挥、艺术指导的角度解读了人物角色分析,乐谱文本分析,声乐与导演、指挥、钢琴合作的思路与方法。

邹文琴授课

导师们不仅在教学方面兢兢业业,对学员更是关怀备至。在完成了全天的授课之后,又自发来到全国青年声乐展演的现场,聆听学员对课程的掌握。“在他们的演唱中我听到了课程的效果,听到了他们正在努力消化从各位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让我感到无比欣慰。”导师梁宁说。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员解决思想困惑,导师郭森还主动通过工作人员获得了学员的联系方式。“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很多困惑,我对他们的难处深有体会,我愿意与他们有更多的交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郭森说。 

正是这样一位位学员们口中的“神仙老师”,构成了深圳声乐季成为行业示范性与引领性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正是对声乐艺术的热爱,期待声乐艺术事业更高更快发展的不懈追求,促使各相关领域内的顶级专家每年共赴深圳之约,共谋中国声乐艺术前程。

雷佳授课

“假如十年后中国声乐界还有我的名字,那一定是深圳声乐季赋予我的。”这是第三届声乐季的优秀学员黄文瑶的肺腑之言。今年,他带着一年来的消化与沉淀,登上了第四届全国青年声乐展演的舞台。2022年,展演的舞台上迎来了四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陈思里、黄文瑶专场音乐会》《外国著名歌剧咏叹调音乐会》《中国著名歌剧选段专场音乐会》《中国民歌·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每场音乐会由前一届邀请赛的获奖学员与本届学员共同完成。新老学员在舞台上用艺术实践“回课”,让专家和观众充分感受到他们的收获和进步。

学研融合,专业领域与大众领域的联动思考

每年与全国声乐邀请赛同步进行的,还有理论层面的总结与提升。助力应用型理论建设一直是深圳声乐季的一大特色亮点。第四届深圳声乐季在进一步强化中国声乐高峰论坛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增设美育论坛,将触角由专业板块伸向大众领域。

7月25日举办的首届美育论坛以“乐润人生”为主题,邀请到音乐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周海宏,表演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陈蔚,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以及深圳声乐季艺术总监雷佳共同研讨。继高峰论坛为中国声乐教育把脉问诊、寻求人才培养的提高与突破路径之外,将着眼点扩展到社会层面,使得声乐季在推动艺术普及、提升大众审美方面,发挥了更深广的价值。

从大众视野回归专业领域,7月26日,第四届深圳声乐季·声乐高峰论坛以“从田野到舞台”为话题,邀请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任、《人民音乐》副主编张萌担任嘉宾主持。论坛集结了声乐教育家邹文琴,音乐学家田青、萧梅,指挥家吕嘉,表演教育家陈蔚,音乐制作人叶云川,作曲家老锣,以及多位具有丰富舞台实践的歌唱家梁宁、龚琳娜、郭森、雷佳、石倚洁,围绕从民族民间中汲取艺术养分、国际化视野下的田野工作、声乐艺术教学与人才培养三大板块展开探讨。12位专家分别从自身视域表达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向传统文化学习,注重母语文化特点,培养以中国声乐需求为导向的中国声乐人才等观点。论坛最后,雷佳介绍了深圳声乐季的教学特色和对声乐学科建设的思考。她说:“深圳声乐季就像一块试验田,一个播种机,希望在这里孜孜以求的实践,能帮助在声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继续优化和拓展,鼓励学生充分重视理论总结的功效。”

两大论坛专家合影

两大论坛专家合影

多直播通道同步开启,将教学成果与社会实时共享

本届声乐季立足融媒体时代,针对各个板块都安排了丰富的线上直播内容。3轮比赛,4场展演,2场大师公开课,1场美育论坛加上系列活动,直播场次多达12场,最高场次观看人数达80万人。直播的方式将导师的思想精粹、学员的精彩表现与舞台实践的进步,将声乐季的议题、观点传递给广大的音乐学习者与爱好者,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声乐季的影响力因而得以持续提升。

第四届深圳声乐季于8月2日在“花开新时代·追梦新征程”师生音乐会中落下帷幕。该场音乐会荟萃了中外歌剧选段及中国经典歌曲,由雷佳携手声乐季导师郭森、石倚洁,与指挥家林大叶及深圳交响乐团共同呈现。

师生音乐会现场

四年来,深圳声乐季在深圳龙岗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凝聚着德艺双馨的导师们的倾情付出,凝结着德才兼优的学员们的全情投入,使得赛、演、研、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更加夯实,项目内容与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公益之心愈发凸显。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龙岗区政府等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在发起人雷佳与行业内各领域专家孜孜以求的共同努力之下,深圳声乐季必将以高规格、高标准规划每一届活动,以澎湃之姿面向未来,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向着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踏实迈进。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郝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