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的路上,从来都不缺乏故事的上演,也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有些事,分手的下一个路口就已经淡忘了;然而,有的却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就像冈仁波齐转山的途中,遇到的那些虔诚的朝拜者。
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忆犹新,感动的同时被深深震撼着。
在多年旅行的路途中,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在我提笔之前,是如此的忐忑。
因为,我怕我笨拙的文字和苍白无力的语言,无法描述当时所遇见的感动和震撼。担心稍有不慎,会玷污那方纯净的土地,以及带来争议和冒犯。
转山的途中,遇到了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国内国外、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有身形矫健的年轻人,也有童趣天真的孩子,更有几岁大的孩提。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人,我想都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在朝拜。
在没来这里之前,我只是听说过磕长头,却没有亲眼见过。
直到遇见五体投地的她们,跪伏在地上,双手在头顶、胸前、腰前拍击,然后跪倒在地,全身伏在地面,额头抵地,手臂划至头顶处,双手合十,然后起身,行至先前伏倒在地时的双手合十处,重新跪倒,重复着先前的重复。
就这样,从起点到终点,一路跪行,用身体亲吻每一寸路途,这是一件耗时又耗力的事。
看着转山的信徒,她们心悦诚服、恭恭敬敬地进行顶礼膜拜。再看着磕长头的人,心中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和难过。
在途中一个补给点休息的时候,有个当地兵哥哥告诉我说,这里海拔比较高,一定要注意安全。前几天有个游客在途中不小心被马给踢到胸口,当场撒手离去;还有一对东南亚的新婚夫妇,扎营过夜后,第二天再也没有醒来……听着他的诉说,我陷入了沉思。
经过艰苦地跋涉,在天黑之前翻过了卓玛拉垭口,在山脚下入住藏民的帐篷。
还记得,天黑后气温骤降,有点冷。
吃完泡面后,钻进帐篷裹着被子躺下。由于海拔的原因,或多或少有点高反,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此时,我不敢睡去,脑海里全是那对东南亚夫妇。
清晨的一缕阳光祥和的撒进帐篷,我的第一反应是,我还活着。从被窝里爬出来,吃完泡面,开始了后半程的转山。
这一路,遇见了很多磕长头的人。
这一路,艰苦和感动无处不在。
这一路,我也想了很多很多……
也许,很多人都不明白她们磕长头的意义所在?她们的信仰是什么?
我们不再过多的谈论这个有争议性的话题。
我只想说,我们不需要明白也无需理解。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你不能保证和别人保持一致。我们不能替他人做选择,但我们可以在他人的选择面前,反向观察自己内心的选择。
直到那天遇见,
我才明白,
她们的信仰,
就是一种长头问路的坚持……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