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舆情关注:雪乡导游强售套票未果态度恶劣引关注

2024-01-08 19:57 来源: 文旅中国

近日,继“B太曝光雪乡旅行团看人下菜乱报价”事件之后,“雪乡旅行团”又上热搜。1月5日,有游客花费358元参加雪乡两日游旅行团,中途被导游强售高价票,拒绝后被导游辱骂,双方发生激烈争吵。对此,哈尔滨尚志市文旅局回应称,正在调查。有哈尔滨当地旅行社表示,“哈尔滨——雪乡两日游”价格在1000元以上才靠谱,低于这个价格的多少都会有自费项目。不少网友认为,雪乡旅行团乱象频频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当地文旅口碑,文旅部门应该积极介入整治。

图源:网络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以1月7日0时至1月8日13时为周期,以“雪乡 导游”“雪乡 低价团”等为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监测期内的舆情高点出现于1月8日8时,目前舆情热度有所回落。

图:舆情统计分析图

1月7日,@时间视频报道,1月5日,一女子花358元报了黑龙江雪乡两日旅游团,发车后导游强售1380元和1500元的套票未果,其后双方发生激烈争吵,导游态度恶劣。舆情发酵后,涉事旅行社回应称,是游客先骂人,当事导游已经暂停带团。尚志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调查,会给游客一个答复。对此,有哈尔滨当地旅行社称,哈尔滨——雪乡两日游价格在1000元以上才靠谱,低于这个价格的多少都会有自费项目。

1月8日,“雪乡导游强售套票未果让游客撅屁股等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超1亿。“大学生称购‘358元雪乡两日游’被中途加价”话题同样引发关注。网友纷纷表示,雪乡旅行团乱象屡屡发生,相关部门应积极介入治理。当日,相关话题的舆情实时传播量达到峰值,舆情实时传播量为895条。

截至1月8日,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8816条,微博3266条,客户端3465条,网站282条,视频1280条,微信437条。从媒体渠道来看,客户端和微信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39.3%和37.05%。

二、网民评论

对与本次事件相关的“雪乡导游强售套票未果让游客撅屁股等着”“大学生称购‘358元雪乡两日游’被中途加价”等话题的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一是,认为雪乡旅行团乱象频出影响当地文旅口碑,占比31.3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天天要喝快乐肥宅水:雪乡最近几年总出这种新闻,被曝宰客不是一次两次了,低价旅行团也不是新鲜事,真是拉低黑龙江文旅口碑。

@诺式媒女:那么多游客慕名而来,但是雪乡好像每年都有一些不好的反馈,再不整治,黑龙江的热度怕是要被雪乡拉下马了。

二是,认为低价旅行团就是欺诈当地文旅局应严肃整治,占比30.5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人生在世不自由:我当时也是,买了三百多去雪乡的,结果到半路和你说套票要一千多,这不是欺诈是什么?雪乡的低价团真该好好管管了,文旅局赶紧出手整治吧。

脆皮西瓜2022:把恶意低价团彻底封杀才能解决这种问题,明显的低价诱惑游客,把人吸引来再坐地起价,这种团本质就是欺诈!当地文旅局不能视而不见,再不整治的话,雪乡的旅游形象就要烂到底了。

三是,认为与其靠低价团骗客不如明码标价提升服务,占比27.7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你和星星的小秘密:感觉实事求是就好,多少就多少,不能用低价去吸引游客,然后中途又加价,这样不厚道。其实旺季贵点能理解,只要服务好,花点钱我也愿意去。

@花花花_卉:价格不够成本,那就提高一点价格,同时打磨旅游路线,再着力提升服务,给游客更好的体验,堂堂正正挣钱反而会让人觉着物有所值,还能提升旅游口碑,比欺骗好多了。

四是,认为游客应提高辨别力主动拒绝低价团,占比10.5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rsr:导游的态度确实不对。但说句实话话,现在旅游旺季人多,雪乡接待客流量大,358两天团全包肯定是忽悠的。大家还是要提高辨别力,莫贪小便宜吃大亏。

@Never_Pz純:358报去雪乡的团,咋想的。自己去做做功课,看看雪乡的住宿、车票,单这两项成本都不低于2000,玩另算。所以大家出游要稍微做一下功课,别上这种低价团的当。

三、舆情关注

近期,东北冰雪旅游持续火热,旅游口碑不断上升。然而,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的雪乡景区却屡现旅游乱象。2023年11月23日,著名博主“B太”就曝光过雪乡旅行团价格混乱的问题,指称售价550元和1180元的旅行团行程别无二致。当年12月26日,雪乡又因“2床1炕3000元一晚”的高价酒店被央广网点名。此次曝光的“雪乡导游强售票未果”事件,再次将“雪乡低价旅行团宰客”话题推到大众面前。对此,很多网友认为,雪乡“低价团”宰客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当地文旅口碑,相关部门应进行严肃整治。

雪乡,原名叫作双峰林场,因作为一档综艺节目的取景地爆火。2017年,一篇《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的帖文将雪乡推上了风口浪尖。文章详细描述了当地商户坐地起价的宰客乱象,直言雪乡是“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其旅游口碑一度跌至谷底。此后,相关部门痛定思痛,推出多项举措整治宰客乱象。2018年,再度开园迎客的雪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游客体验:推出游客打分机制、对民宿进行等级评定、采用“文明诚信示范户”和“失信经营业户”等评价体系,不断加强景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然而,多项举措并行,雪乡宰客现象却屡禁不绝。细究之下,可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冰雪旅游旺季时间短,部分商家逐利心切。据报道,雪乡营业时间只有3个月,面对冰雪旅游大热现状,部门商家为在短时间内“回本”不惜推高房价。二是,旅行社间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不良旅行社常通过低价吸引客流。有当地旅行社曝光,“哈尔滨——雪乡两日游”合理价格在千元左右,“358元”明显是引客噱头,必然存在自费项目。三是,相关部门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雪乡宰客现象屡禁不绝,与当地有关部门的市场监管行为不到位也有大关系。

2023年,东北冰雪旅游借势腾飞,焕发勃勃生机。如今,哈尔滨凭借“花式宠游客”火爆出圈,成为当之无愧的旅游界“顶流”,其制胜秘诀就是“真诚服务”。相较之下,冰雪资源与旅游人气兼具的雪乡却屡现“宰客”风波。可见,要实现“网红”到“长红”的转变,雪乡要在提升服务、维护口碑上下更多功夫。对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雪乡景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切忌怠政懒政,纵容“宰客”的不正之风。景区也应珍惜重建的口碑,在遴选合作方时,查明其资质,对损害雪乡形象的行为要依法追责。旅行社要着力提升旅游品质,合法经营、良性竞争,变“流量”为“留量”,赢得更多回头客。游客在选择旅行团时,也应提高警惕,避免陷入黑心商家的陷阱:旅行前,做好旅游功课,选择信誉良好的旅行社和酒店;旅行中,如遇“宰客”行为,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编:王晓琳 二审:唐志成 三审: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