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馆、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的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四川群星奖决赛在南充大剧院启幕。此次共有包括四川省总工会、全省21个市(州)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的115件作品进入决赛,在接下来的赛程中,将通过音乐、戏剧、舞蹈、曲艺四大门类的8场比赛,角逐四川群众文艺创作的至高荣誉——“四川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
歌声悠扬,舞姿蹁跹。决赛现场,演员们在各具风情的音乐中尽情演绎百姓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精神新风貌。
“选材宽泛,以小见大,细微之处体现人文关怀”,四川省文化馆舞台艺术中心主任罗涛分析认为,近年来四川群文艺术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原创中更多地体现了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
如眉山市文广旅局选送的音乐作品《背篼老师》,这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作品。一群特校老师背着背篼为山区特殊孩子送去知识和希望,兑现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
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选送的《爱就是一个圈》通过男女组合对唱的方式,唱响了成渝“双城记”的时代背景。
麦浪翻滚,故乡美好,决赛第一天,不少作品通过朴实的舞台语言,反映了新农村、新生活的面貌,还有一些作品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展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情。如凉山州文广旅局选送的作品《醒绿》,用原生态器乐与民歌结合,令观众刘女士感受到“清风拂面的纯粹天然。”
“三年一次的群星奖既是一次全面检阅,也是一次交流学习,推动了全省群众文艺事业的发展,激发了人民群众文艺创造活力”,四川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吕骑铧表示,近年来四川群众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四川省委、省政府将四川群星奖比赛纳入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四川艺术节总体安排,通过开展评选表彰,充分发挥全省群众文艺评奖的正确导向和正向激励作用,有效促进群众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由被动参与的观众转为主动参与的主角”,吕骑骅欣喜地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编自己导自己演”的群文活动正在四川各地广泛开展。他表示,未来将通过专家、专业干部和群众的共同提升打磨,推出更多群文艺术精品,提升审美,引领风尚。
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四川依托全国群星奖、四川艺术节、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四川省乡村艺术节等赛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群众文艺精品力作。特别是在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评奖数量大幅减少、作品质量明显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四川省推荐的凉山州舞蹈作品《我的弦》、南充市音乐作品《亮花鞋》、巴中市曲艺作品《蜀道》,先后斩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充分展现了四川作为艺术创作大省、群众文化大省的实力地位和影响力。
基层惠民演出 摄影 罗涛
从12日起,群星奖参赛作品将深入南充仪陇等地开展惠民演出。南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雪梅表示,四川“群星奖”是全省最高水平的综合性群众文化艺术赛事活动,汇聚了近年来全省最优秀的作品,将为南充带来一场盛大的群众文化艺术盛宴,推动当地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