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8艺术区:实现工业与艺术双向奔赴
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
▲ 北京798艺术区主体建筑 受访者供图
铁锈斑驳的钢铁管道、随处可见的涂鸦、大大小小的画廊……走进北京798艺术区,不仅能看到错落有致的旧厂房,还能看到新锐时尚的建筑,文艺气息无处不在,让人感受到时尚艺术与工业遗产水乳交融的独特魅力。
“此次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是对798艺术区一直以来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成果的肯定,也更加使我们坚定了以艺术为核心、打造‘工业与艺术双向奔赴’的文化生态的发展理念。”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探索发展工业旅游的过程中,798艺术区尤为注重处理好历史传承和现实需求的关系,以艺术产业为基础,进行了以“修旧如旧 给艺术留白”为核心理念的园区改造——区别于传统的网红设计方案,此次改造在还原老旧工厂的历史痕迹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设施智慧升级的“新”;同时通过合理规划,打造出园区内更多公共空间,并交由文化艺术载体去填充,不断丰富文旅体验的“趣”。既保留了工业的原汁原味,又激活了艺术的多元多样,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历史文化资源,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旅游消费需求。
此外,798 艺术区在电子工业的历史起点上,依托各类资源优势,走出“艺术+”融合发展之路。时至今日,798艺术区已与中国航天文创、北京国际设计周、伦敦时尚博物馆等多家知名机构携手,实现了“艺术+科技”“艺术+戏剧”“艺术+音乐”等多领域联合,不断创新文旅体验,打造全年龄文化目的地,释放文化消费新潜力,满足游客日益丰富的文化体验需求。如“《甄嬛传》文化传承体验特展”近期在北京798艺术园区开幕。展览通过展出宫廷文物艺术品、戏服等展品,还原剧中场景、营造沉浸式空间,以角色代入式互动体验等方式,将点翠、制香、茶道、医药养生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其中,使观众在观展中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绵延悠长。
“未来,798艺术区仍将秉持‘以艺术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和‘文化+科技’‘品牌+产业’双融合的发展思路,坚持工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工业之美与艺术之美有机融合,真正让工业与艺术实现双向奔赴。”该负责人表示。
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乌金”焕“绿颜”
中国文化报记者 王添艺
▲ 如今的准能矿山如诗如画 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供图
矿山是什么样子?是“十山九秃卷黄沙”?或是“黑尘覆面鸟兽绝”?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让人们看到了矿山的另一种模样。
当盛夏的清风拂过层层叠叠的山峦,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满目苍翠、繁花似锦。新疆杨、樟子松、山杏、紫穗槐……300余种树木花草和农作物在这里扎根;狐狸、黄羊、天鹅、赤麻鸭……近百种动物在这里安家,俨然一副“山青、水绿、景秀、物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从荒山变青山,准能矿山用了40多年。“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火力发电”等先进的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灌草型、乔草型、乔灌型、乔灌草型等科学的生态结构模式,再加上几代准能人的造绿初心坚守,实现了准能矿区复垦率达到100%、植被覆盖率由25%提高到80%以上、水土流失控制率提升到80%以上的傲人成绩,破解了生态脆弱区大型矿业基地生态环境保护的世界性难题。
随着环境改善,“硬核工业”与“诗和远方”来了一场蓄势已久的双向奔赴。依托丰富厚重的矿业遗迹、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准能矿山打造出生态旅游产业链。通过工业现场观光、红色实践教育、矿山生态修复观摩、农业观光采摘、工业主题研学、婚庆文化体验等丰富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可游、可赏、可感知。
没有什么事情能比亲自登上高达7.9米、重达237吨的HT3363国产矿用卡车更让人激动了。“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流浪地球》吗?感觉太棒了。”第一次走进露天煤矿的游客许鹏在体验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矿业之旅”特色线路后感叹。此外,旅游区还有红色之旅、绿色之旅、文化之旅、和谐之旅和研学之旅等多条线路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工业+旅游”赋予了矿山新的时代意义。据统计,今年以来,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人数已突破11万人次。“矿山游”成功凭实力出圈,极大地带动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样本。
沙洲优黄文化园:
多业融合探索工业旅游新路径
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欣
▲ 沙洲优黄文化园陈年酒库 沙洲优黄文化园供图
不似白酒的辛辣直接,也不像红酒的悠悠浪漫,黄酒半干半甜,带来一种江南的温婉。
作为苏派黄酒的代表品牌,“沙洲优黄”诞生于毗邻长江、水质清澈的张家港后塍。近年来,“沙洲优黄”更是依托得天独厚的江南水乡资源和源远流长的酿造史,秉持“塑造新江南人文产品内涵”的核心理念,着力打造致力于传承和传播中国黄酒文化、追溯和探索黄酒发展历史、展示和发展黄酒工艺的沙洲优黄文化园。
沙洲优黄文化园2019年5月开工建设,园区包含黄酒博物馆、黄酒酿造技艺、黄酒酒库陈列、休闲旅游、工业研学等八大主题产品。黄酒博物馆以颇具黄酒特色的设计语言展现了黄酒的价值;在黄酒酿造技艺展示了从稻米香到黄酒香的手工酿造全过程;位于传统酿造车间北侧的两个黄酒酒库内堆放了14.8万坛基酒,地下酒窖内贮藏了4万坛陈酿黄酒,而陈酿罐区的不锈钢大罐陈酿技术是沙洲优黄酿造技艺的“四大发明”之一,对黄酒行业的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酒文化与工业旅游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赋能,是沙洲优黄文化园近年的发力点。以展现中国黄酒传统文化内涵为主题,园内不仅展示了真实的酿酒场景,还开放了拌酒药、搭窝、制曲、煮酒、封坛等多个黄酒酿造工序的体验。
自2021年6月正式运营以来,沙洲优黄文化园积极探索多业融合新模式,旅游载体建设稳步推进,还依托传统节日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其中,“沙洲喜事”非遗文化游园会和后塍“三月十四”庙会已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集市文化活动之一。
沙洲优黄文化园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中华老字号传承和升级,带动了当地餐饮、酒店、娱乐、贸易等产业的发展,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探索出新路径。
歌斐颂巧克力小镇:
分享甜蜜健康的巧克力文化
中国文化报记者 彭澳丽
▲ 歌斐颂巧克力小镇 受访者供图
风车、花海、城堡般的建筑、巧克力的香甜……这不是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男孩查理的梦境,而是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的歌斐颂巧克力小镇的真实场景。
日前,2023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公布,歌斐颂巧克力小镇名列其中。
歌斐颂巧克力小镇是一个围绕巧克力文化,深耕巧克力产业,积极探索跨产业融合新模式,集巧克力文化体验、探索研学、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巧克力工业旅游与主题乐园相结合的旅游综合体。
2014年,歌斐颂巧克力小镇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年产高品质纯可可脂巧克力2万吨,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同年被命名为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在巧克力小镇正式立项之前,我们专门组建了一支考察调研团队,历时两年多,对欧美10多个国家、几十家食品企业及巧克力工业旅游项目进行走访和调研,并10多次重点到巧克力王国瑞士、巧克力原材料产地西非实地考察,最终明确规划定位,确保起点更高、特色更鲜明、竞争力更强。”歌斐颂巧克力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先进的巧克力工业基础、浓厚的巧克力文化氛围、紧邻消费市场的区位交通条件、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该小镇以巧克力文化为主题、以研学旅游为特色、以巧克力生产销售为支撑,推动巧克力亲子游、文化研学游、婚恋游与休闲度假游发展。
作为以巧克力文化为核心,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创新特色旅游项目,歌斐颂巧克力小镇自投入运营以来,不断创新产品形式和内容。今年暑期,小镇特别推出沉浸式奇幻夜游主题,以中国奇幻传说《山海经》为主线,打造全沉浸式灯光游园会,超大规模光影灯海组成“漫天星海”,场面宏大壮观,吸引了不少游客。
歌斐颂巧克力小镇不仅填补了国内巧克力工业旅游的空白,而且在巧克力作为一种时尚食品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策划、拓展,打造出独特的旅游产品,和广大游客分享甜蜜健康的巧克力文化。
2023年12月2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工业牵手文旅 一展壮美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