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专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在选举中央领导成员时,推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而陈独秀当时正在广东省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并没有出席党的一大,也不是一大的代表,为什么大会选举他担任中央局书记呢?
陈独秀和他创办的《新青年》
通过对陈独秀在当时活动的历史作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理由:
第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化思想界的领袖。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思想体系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一场倡导新思想的启蒙运动,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而倡导并领导这次运动的主要人物就是陈独秀。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和李大钊
第二,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1918年,陈独秀和李大钊主持出版了《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互为补充,共同担负宣传新学说和新思想的责任。陈独秀当时发表文章《除三害》指出,军阀、官僚、政客是危害中国人民的三害,他号召国民起来为消除这三害而斗争。
陈独秀雕像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十分敬佩陈独秀。他在1943年《如何研究党史》的谈话中,称赞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高度的评价了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历史作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独秀先生之墓,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十里铺乡林业村
第三,陈独秀是组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组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陈独秀做出了很大贡献。
陈独秀墓牌坊正中是“独秀园”三个大字
鉴于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作出的贡献,以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组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实际上所处的领导地位,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他未出席大会的情况下,大会仍选举他担任中央局书记,这绝不是偶然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011年4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讲述了陈独秀的生平事迹
——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简称“中传华夏”)党支部摘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供图:中传华夏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