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线上云游艺海,线下体验艺术生活

2020-05-08 19:24 来源: 文旅中国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黄艺芹

赏剧、听音乐、逛博物馆、看导赏、学“手艺”……在这个特殊的“五一”假期里,为了唤醒市民们的幸福感知力,上海全市三级文化场馆推出一系列活动,“陪伴”市民们欢度文艺的“五一”。

上海市民大美育学习平台界面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五一”假期,是3月28日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启动后的第一个长假,为了让市民们宅家也能享受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市民文化节精心策划了三个云上专题特别活动。

“行走上海”专题板块包含了市民文化节上海老建筑短视频大赛征集活动、“乐游上海”3.0微信小程序上线、市民游记大赛等,让热爱旅游的市民朋友能深度触摸上海的文化底色和城市温度,在行走和文化寻根中游上海、看发展、讲故事。

市民文化节“春之声”板块囊括了演唱与赏析功能,汇聚了不少音乐相关资源外,还与星期广播音乐会合作推出富有春天气息的特别节目——“云现场.春之声”。

市民美育专题板块则除了提供文化场馆自身积累或定制的文艺教育课程外,还与众多社会媒体合作精选推出弘扬优秀文化艺术课程。据悉,这些美育课程包含了300门音频课程和200门视频课程,从艺术殿堂、人文经典、亲子启智到“科普探索”和“品读城市”,形式丰富多样,深受市民喜爱。在这里,市民们不仅可以搜索到来自喜马拉雅的音频课程,听到DJ们“为爱读诗”“为你读词”,还可以听到魔法童书会线上魔法大师班的作家们为孩子们朗读的“魔法故事”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看到来自阿基米德的视频课程,看到‘市民有戏’之《国艺开讲》和‘戏曲秒懂’短视频专辑,享受上海市群艺馆出品的品牌线上美育课程等,今年全新上线门类多达50多门,给我们带来不少惊喜。”有市民表示。

除了上海市市级平台推出的活动外,上海各区也通过自己的平台纷纷推出云上文艺赏析活动。

五月里的每个周末,杨浦区图书馆抖音号都会带领市民云上参观杨浦区图书馆,领略这座优秀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杨浦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还推出《光影图书馆》线上展览,展览将以电影为载体,给广大读者呈现电影中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们的独特魅力。此外,“老上海股票图片展”采撷部分馆藏资源,举办老上海股票图片展览以飨读者,为人们讲述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上海金融证券历史及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史,知识性与可读性兼备。

光影图书馆线上展览  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嘉定文化馆则持续推出“嘉文慕课”线上视频课程。由馆内的业务骨干、嘉文大课堂公益培训项目老师亲自讲解、示范、录制的“云辅导”课程内容涵盖中国舞、现代舞、瑜伽、少儿写生、亲子舞蹈、国画、摄影等,通过短视频进行云端“艺术科普”。嘉定区图书馆还在文化嘉定云上开展长三角四地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游记征集以及“上海有声色”有声书线上展览等活动。此外,闵行文化云上开展了“春申歌会”,市民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上传自己的歌唱作品参与活动;宝山区第六期美育大课堂在假期期间继续线上“开讲”,让市民们跟着专家一起学习经典,漫游著名展馆,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等。

在疫情相对稳定的当下,市民们也开始纷纷出门,沐浴在久违的春日胜景。因此,上海市文化场馆的线下文化礼包,也受到了市民们的热捧。

走进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白厢展厅,“山水.扇面展”让人眼前一亮。以团扇为媒,折扇为翼,两位“90后”年轻艺术家于假日期间亲临现场,从山水画的视角为市民诠释中国传统扇面之美。5月2日,市民艺术大课堂“气韵中国”中国民族管乐的现代演绎也来到了上海市群艺馆,唢呐、竹笛、笙三件中国乐器的经典乐曲在这里奏响。二楼的非遗展厅,“出将入相——京剧名家脸谱画作品及衍生品展览”惊艳亮相。“摹拟逼肖、肌纹渲染、传形传神”的脸谱艺术形成于京剧诞生之前,是演员借以图案化与戏曲一同展现于舞台的综合艺术,观众望而知其生平、予褒贬辨忠奸。展览通过历史溯源,展示京剧名家脸谱画的基本内容、传承谱系和代表性画稿、名家脸谱画与名家及其衍生品,为市民提供一个近距离欣赏与了解京剧名家脸谱画魅力的窗口。

“山水.扇面展”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出将入相——京剧名家脸谱画作品及衍生品展览”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徐汇艺术馆里,“‘叶’问˙图考——2020季晓炜绘画作品展”也在“五一”期间展出。该展览展示了艺术家季晓炜近期的新作品,运用汉代碑贴及石鼓文作为其艺术符号,借取文字的象征意义,将旋律和跃动的音符与现实的广大世界连成一片。浦东新舞台“‘剧海拾贝’话剧回顾展——艺起看话剧”则围绕话剧起源、话剧特点以及“剧海拾贝”话剧品牌创建的成果进行回顾展示,突出展现其受到的上海“文化东进”战略影响。此外,在三林老街文茗里,“亲历与见证|三林塘·三十年·三十人摄影艺术展”邀请来自三林镇摄影家协会的30名优秀摄影人参展。他们用镜头记录着浦东的今天,追溯着三林的往昔。一张张黑白泛黄的老照片珍贵而有趣,带领观众穿梭时空,拾起遗落的记忆,真实还原了家乡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光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大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战疫期间展现出的大爱无疆让每个中国人动容。“五一”期间,上海群文系统的群文干部和文艺爱好者们再一次用艺术的方式带大家回忆了这段时光里的人和事。

杨浦区文化馆蔚然展厅,“众志成城,大爱丹青——杨浦区抗击疫情美术书法主题展”迎来了不少观众。展览共展出美术和书法篆刻优秀作品100件,一幅幅主题作品为抗“疫”一线的战斗英雄们加油鼓劲,助力杨浦、助力武汉、助力中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艺起前行,我们在行动——车墩镇抗击疫情美术作品展”于5月5日在松江区车墩文化活动中心展出。车墩镇20多位艺术家用不同艺术样式的抗疫作品(丝网版画、剪纸、国画、瓦雕等)全面地展现了“肆虐疫情”“一线战士”“后方保障”“基层坚守”“人间真情”等不同板块内容。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农民画院的一批女性农民画家则将视角聚焦女性,“‘共克时艰、巾帼风采’金山农民画展” 创造了一批以歌颂驰援武汉的英雄、抒发真情、宣传科普、抗议防疫的金山农民画作品,以实际行动为这场斗争助力加油!值得一提的是,黄浦区文化馆公众微信号还在5月4日推出“制作口罩,美丽有你”节目。节目将布艺和口罩制作相结合,通过直播的方式教市民利用家中的闲置布料,制作个性防灰口罩。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