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河南的鹤壁访问,友人首先带我去看著名的淇水。
淇水也称淇河,就像一条飞舞的碧玉带,从鹤壁的西北向东南方向飘然而去。李白说“淇水流碧玉”,实地验证,此言果然不虚。那天恰好天气晴和,阳光温柔,清风徐徐,波平浪静。粼粼碧流之间,偶尔泛起一圈圈弧形的微小波纹。这一片水,就像一个沉睡着的甜蜜的梦。那么圆满,那么轻柔,那么飘逸。美好得令我都有点担心,唯恐不小心用脚碰下去一块石子,把这梦撞疼……
淇水是一条内涵丰厚的“诗河”。清代的赵翼吟咏“都亭祖帐临行处,淇水悠悠系我思”,明代的王世贞感叹“句里孟门青,意中淇水绿。绿水如丝流,青天去不收”,元代的许衡赞叹“太行西对千峰玉,淇水东窥万斛珠”,宋代的邵雍沉吟“淇水清且泚,泉源发吾地。流到君家时,尽是思君意”,唐代的王维也写下“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由此上溯至先秦,自《诗经》以降,缠绵的淇水留下了数不胜数、荡气回肠的动人诗句。
从古老的《诗经》算起,淇水至少已经著名了三千多年了:《氓》中写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桑中》写道“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有狐》写道“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可以说自古以来,淇水总是和爱情、和美好、和纯真善良联系在一起。这条清浅的河流奔涌着浓酽的诗意蜿蜒而至,一路柔肠百转,心潮起伏,给我们带来清澈袅娜的情感记忆、曲折坚韧的精神图谱。
淇水东岸专门建有一座“淇水诗苑”,把古往今来的咏淇诗篇一一镌刻在石碑上。长达五里的河岸一字排开,千余诗篇组成的连绵文脉,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情景观。漫步在淇水诗苑的石砖路上,脚下流光荏苒,心上星移斗转,仿佛从先秦、秦汉、唐宋到明清的时空隧道间穿越而来。诗与情、诗与乐、诗与茶、诗与君子、诗与书画……不同的文化主题变奏出优雅的淇水乐章,令我流连忘返、百感萦怀。
诗苑漫步之后,友人邀我乘游船去更深切地感受淇水的风雅魅力。游船踏着轻快的节拍在碧透的水面上曼舞,清凉的浪花带着羞涩的笑声聚集在船的周围,接着又调皮地拍一拍船舷,提着绿裙纷纷向四周飞散。端坐在船头,我静静注视着淇水微波荡出温情的涟漪,心里很自然地浮现许穆夫人留在《诗经》里的诗句:“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注视着浪漫淇水在脚下悠悠流淌,仿佛置身于先秦那艘桧木桨的松舟之上,伴随着美好的流年轻轻荡漾在灿烂星河的波浪之间。此时此刻,所有坏心情都随碧绿的微波一泻而去了。留在身边的是日月的辉光、山河的明净、星辰的澄澈、草木的安详,是无尽的绿、无尽的蓝、无尽的温情……
荡舟淇水仿佛是被流年轻轻拥在怀抱里。最特别的感受,是领悟到一份深沉久远的沧桑感。白鹭和黑鹳在游船前面自由地飞来飞去,牵引着遥远的回忆和怀想。
放眼四顾,绿岸葱茏,青山明丽,水碧天蓝……所有的风景都是如此安详宁静,没有那种波涛汹涌、滔滔不绝的急迫感,反而氤氲着一派默然无声的深邃气象,展现出一种饱看风云之后的淡定和从容。看着淇水的碧波,我的心也变得更加柔软、更加超脱了起来。
淇水风景
《诗经》中有一首直接以淇水命名的诗,就是《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这首诗共有三段,限于篇幅,我只摘引第一段。淇河岸上的绿竹亭亭玉立在清风中,让人感受到岁月苍茫中的沉静与烂漫。《淇奥》是一首歌颂美德的诗篇。淇水滋养出来的君子像竹子一样挺秀俊朗,他宽和虚心、谈吐风雅、磨砺道德、注重修养……观水思人,碧波间流淌着不尽的赞美和礼敬,也默默串联起这些温润的好词好句,划出一条清晰的美德示范标准,铺衬出一份充满诗情画意的古典情缘。
船上的同游者,均是参加诗歌节活动的诗人。一时之间,大家仿佛重回学生时代,像做功课一样,把能想起来的淇水诗篇,争先恐后地一一温习了一番,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诵给淇水听,仿佛是在被一位看不见的老师检查作业。我跟着众人一起回忆着诗篇里的抑扬顿挫,也反复回味那轮回了千百年的美丽意境,沉醉于那清朗的笑声、潺湲的相思、悠扬的歌声、芬芳的叹息。众人引吭高歌,情到深处,好像也一起联袂溯淇水而上,遍历曾经的那些风花雪月、烟雨红颜、杨柳依依……
淇水的美,不是那种妩媚娇艳的俗美,而是端庄、清纯、深沉而明净。有古典范的深幽,也有原生态的淳朴。这河水仿佛不是流动的液体,而是凝固的固体,是温润的无瑕碧玉,镶嵌在中原大地上,散发着神秘而又纯真的光泽。欢跳着的阳光披着熠熠生辉的透明纱裙,在这碧玉上踩出斑斓的光斑和光晕,传递出各种神秘旋律和生动风姿……而此时有几声清朗的鹤鸣从湖面远处滑过来,也仿佛是从历史深处飘过来一样,悠扬的回声在我的心壁上缭绕着,翻涌出莫名的颤栗和渴望。
绿树葳蕤,蒹葭摇曳,波澜不惊。人间烟火点缀其岸,人水和谐,光阴静好。当地友人告诉我,这条饱经风雨的古老“诗河”,现在作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在100%……为了保护这一方净水,当地营造水源涵养林,修复生态湿地,恢复流域生态,构建乔灌草蓠藤湿相结合的生态保护圈层,付出了不少艰辛的努力。淇水而今呈现出来的这些古典美,其实更离不开现代人的细心呵护和精心保护。
晚上佐餐,友人向我推荐淇河鲫鱼和缠丝鸭蛋。鲫鱼得益于良好水质,味道格外鲜美。缠丝鸭蛋据说也是仅在淇河出产,其奇在于蛋黄切开来之后,会呈现一圈圈浓淡不同的金环,宛如金丝缠绕。我想自此之后,那圈圈金丝也就变成缕缕鲜香的思念,永远留在关于淇水的美好记忆深处了……
过淇水岂能无诗?我写了一首《南乡子》,献给这条古老的“诗河”:
淇水在心头,百转金声玉句留。那碧那澄那静美,温柔!脉脉风骚意自投。 青竹隐清幽,淡看沧桑雨雪稠。涌出画图都是爱,奔流!毕竟深情绕九州。
(图片源自高昌)
责编: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