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山东沂水: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 奏响振兴发展“新乐章”

2023-06-30 14:08 来源: 文旅中国

“来到西墙峪村,坐在民宿里,听着耳旁的虫鸣鸟叫、看着身边的绿水青山,就像是回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家。”这个周末,来自临沂的游客张先生一家在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发出这样的感慨!

时下,沂水乡村进入最美的季节。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沂水乡村来看山、赏花,喝茶静坐,带着孩子在草坪上、阳光下玩耍,体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

旅游赋能的先行示范


近年来,沂水县立足资源禀赋,坚定不移走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之路。通过红绿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旅游民宿、推动产业融合、强化景区带动等多种路径,因地制宜、各美其美的乡村文化和旅游业态在沂水大地“百花齐放”,呈现出勃勃生机,打造出乡村旅游“好风景” ,奏响乡村振兴发展“新乐章”。

7处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这是沂水县院东头镇的旅游答卷。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院东头镇依托“多彩院东头,富美先行区”定位发展,“一环两带七区”乡村振兴画面正徐徐铺开。

自2000年以来,院东头镇连续20余年全力推进农文旅产业发展,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全景式覆盖、全产业发展、全季节体验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突出“农旅”融合,建成现代农业园区5个、农业采摘园20处,培育山东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村各1个,现有品牌旅游商品9大系列80余个品种。突出“文旅”融合,先后建设峙密山居、西墙峪红色文化记忆馆等文旅项目;每年开展乡村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30余次。

红绿融合的全域发展


沂水是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可谓是遍地开花。

位于沂水县西北方向,素有“林果之乡”美誉的泉庄镇,镇域内拥有天上王城和沂蒙花开旅游区两大4A级景区。近日,泉庄镇马头崖村山东省第一面党旗陈列馆开馆,进一步丰富了沂水红色文旅产品体系,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活县”战略的实施。沂水县构建了东有“彩虹小镇·沂蒙颂”,西有沂蒙山根据地,南有“红嫂故里·鱼水乡情”,北有沂蒙花开·不忘来时路和一面党旗的红色旅游板块发展体系。

提到红色旅游,不得不提的还有沂水县夏蔚镇。夏蔚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和指挥中心,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在夏蔚成立,《大众日报》在夏蔚创刊;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元帅在夏蔚镇双山村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夏蔚镇被誉为“华东小延安”。

沂水县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宋贵宝介绍,沂水县建成2A级以上景区43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5处。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1个、省级景区化村庄16个,建成精品民宿24家,塑造了“秀美沂水”旅游民宿品牌。

旅游发展促多业繁荣


“不让一只鸡活着离开西墙峪,炒着吃、炖着吃、走的时候腰上还得别上一只”“这是我们西墙峪味道四件套,当天炒好的木柴鸡、烙好的玉米煎饼、做好韭花酱、新鲜的笨鸡蛋”。在省级旅游重点村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兴奋的向民宿里的客人推介菜品。

从“有女莫嫁西墙峪,光有大山没有地”到现在“布达拉宫西墙峪分宫”的旅游网红地。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将传统民俗、康养休闲、露营体验、红色文化结合起来,建设了特色民宿、红色记忆馆和将军旧居等,设计了西墙峪的红色记忆研学包,内含全域旅游攻略、水杯、笔记本等,成为游客的新宠地。

而在沂水城西,因地形狭长像一条卧在沂河边上的巨龙而得名龙家圈街道。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优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将杂草丛生的岸边滩涂变成了风景如画的旅游景区,建成了美丽的沂河三桥旅游区。“三河交汇、三桥飞架、三岛辉映”,这里已然成为集沂水人文、沂河文化、沂蒙风情为一体的滨水城市会客厅,沂水夜经济的新地标。

沂水县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高仲平介绍,近年来沂水旅游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多业振兴,坚持文旅活县发展战略,围绕“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相映,多彩沂水”的红绿融合发展思路,全力构筑“天上王城、人间彩虹、地下奇观、红色沂蒙”旅游产品体系,叫响了“暖人心·游沂水”旅游优质文明服务名片,全速推动沂水旅游高质量发展。


责编: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