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拯救老屋行动 保护特色村寨

2022-12-23 17:21 来源: 文旅中国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开展“保护特色民族村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文件也提出,现代乡村建设中应采取“立足村庄现有基础而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严格规范村庄撤并”等系列举措。其目的就是要拯救保护民族优秀建筑文化,避免毁老屋建新屋、毁旧城建新城的一些错误做法。值《拯救老屋行动——湖湘百年老屋寻访手记》科普读物出版发行4周年之际,回顾此书让我们重温传统乡村百年老屋独特艺术魅力以及老屋背后的感人故事,感知在社会变迁下,保护民族文化、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图1 书名:《拯救老屋行动——湖湘百年老屋寻访手记》书籍的封面、封底

《拯救老屋行动——湖湘百年寻访手记》(谢旭斌)为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出版资助项目,由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我国著名古建保护专家柳肃评价道:“该书归纳总结了湖南省内各种类型的古村路、古建筑,都是亟待抢救保护的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书中内容调查详实、资料丰富、真实可靠,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公众普及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以“拯救湖湘老屋行动”为主题体现该书内容的十篇系列寻访手记,先后被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华声在线进行报道,受到包括凤凰资讯、东方头条、百度、新浪、齐鲁网、古建中国等多家媒体网站的全文转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不仅有效传播了湖湘建筑文化、民族手工艺等人文科学知识,更是传达了拯救、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不我待的急迫感与责任心。让读者们充分领略极具科普价值的建筑文化艺术和高超造物技术智慧的村落老屋,充分领略其沉淀淀的文化历史痕迹、浓浓的乡土情怀以及厚重的人文思想。通过阅读,读者们还能领略到传统空间营造法式、手工艺生产技艺、农业用具设计原则等中华传统造物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对传承保护民族家园共栖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价值。该书作者在自序中呼吁,“拯救老屋行动——守护我们人类的家园共栖地”,认为“老屋,沉淀着岁月痕迹,寄托着乡土情怀,承载着文化印记。村落、老屋作为农耕文明、文化精神的表征载体,是孕育生成民族文学、文化艺术、宗法伦理、民俗风情的‘文化母本’”。本书以现场考察、寻访手记的形式呈现科普对象(见图2)。


图2 新邵刘家老屋前的考察组成员:谢旭斌(右二)、叶子雅(左一)、李雪娇(左二)、张鑫(左三)、陈立波(左四)

分别对40个村落、老屋进行考察,并从六个方面分类进行寻访手记,具体为:1.耕读兴家与乡贤教化类;2.红色文化与湖湘文化类;3.老屋保护与材料工艺类;4.历史故事与发展演变类;5.历史精粹与保护典范类;6.姓氏文化与宗祠文化类。对这些散布在湖湘大地的传统村落及百年老屋进行了包括堪舆选址、建筑结构、空间形态、材料特性等物理形态及其人文科学知识。重点探究与诠释了湖湘建筑、雕刻、楹联、书法等艺术样式及其审美意蕴,包括广泛应用在建筑结构的举架、梁枋、柱础、坨墩、雀替、门楣、窗户等泥塑、石雕、木刻艺术形式及其人文精神、艺术审美、科学知识的文化特性,并分析其艺术符号所表征出的村民信仰、精神、审美心理、地域文化圈的特性、文化价值等(见图3)。


图3 险遭偷盗的狮础

该书指出,目前对村落老屋的保护虽见成效,但整体保护状况不容乐观。除村落空心化、生活设施不配套、资金不足外,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矛盾、人的思想认识和保护态度、产权问题和机制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面对传统村落、老屋的快速衰落及被摧毁,拯救村落老屋已成为我国村落文化保护的当务之急。

著名村镇保护专家刘沛林在该书的序中也指出:书中涉及近40个传统村落和数十栋亟待抢救的老屋,呈现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乡土文化气质和中国文化精神。比如,书中写到的辰溪县的耕读所、新邵县的刘家古村、桂阳县的阳山古村、新邵县的周家大院、宜章县的腊园古村等,都是特别注重一边耕作一边读书的耕读古村,把中国古代“耕读传家”的思想贯穿始终,才使中国传统社会成为一个“以文教化”的社会(见图4)。


图4 辰溪五宝田耕读两用的耕读所主楼宝凤楼

又如,书中提到的新邵县张氏宗祠、汝城县的金山村、辰溪县龚家湾的区公所、汝城县石泉村、洞口县的蔡锷公馆等,要么充满着忠孝报国、孝友传家的思想,要么传承着红色基因、家国合一的传统。此外,书中写到的祁东县沙井古村、新邵县爽溪古村、辰溪县船溪古村、中方县的荆坪古村,道县的楼田古村、绥宁县大园古苗寨等,不仅在建筑艺术上各有千秋,而且在湖湘文化和乡土文化的表现上各具特色。所有这些老屋,虽然历史文化价值突出,湖湘文化气息浓郁,具有很高的遗产保护和传承价值,但是,其保护状态却令人担忧(见图5)。


图5 祁东县茶叶塘 防偷盗而刻字损坏的柱础

当下,我们要立足党的二十大新发展要求,开展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务必遵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开展“保护特色民族村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的要求与措施。阅读此书,深感保护的不只是单纯的特色民居民族村寨,更是激发了我们要守护好民族家园共同体、守护好民族“文化母本”的责任心与担当力。阅读此书,有助于读者通过古村古建古民居了解民族乡土建筑的艺术与科技成就,不仅了解湖湘文化遗产的价值,更进一步唤起民众对于我国优秀乡土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而且引领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拯救老屋行动”中来,实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自信的愿景。

本书的出版对传承、创新以及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拯救、保护、利用、发展湖湘百年老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寻访老屋、拯救老屋,让饱经岁月风霜的老屋重焕光彩和生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该书以现场考察、寻访手记的创新形式呈现科普对象,实现了村落老屋科普内容的创新。语言平实易懂,艺术审美生动,彩色图文并茂。该书获2018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出版资助,获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立项,先后获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第五届优秀科普作品(科普图书类)三等奖、第九届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优胜奖。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