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评论 | 张松鹤:用刀笔雕刻对战友的深情和怀念

2022-10-30 12:39 来源: 文旅中国

他在民族危难时投笔从戎,亲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华南抗日游击战、解放战争,又在新中国建设时期,重拾雕刀画笔,塑造人民领袖形象,刻画共和国英雄……他就是出生于广东东莞清溪镇的“新中国雕塑事业奠基人”之一的张松鹤。10月10日是张松鹤诞辰110周年的日子。近日,由广东省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清溪镇政府共同主办的“烽火铸忠魂——张松鹤艺术与文献展”精选出150多件张松鹤雕塑原作、书画和相关珍贵历史文献,并举行学术交流会,弘扬“松鹤精神”。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抗日游击战》(雕塑) 张松鹤

塑造革命丰碑 弘扬雕刻艺术

张松鹤于1912年生于清溪镇柏朗村,于1930年秋考入广州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科,选修雕塑课,后于1936年初投笔从戎。1949年4月,张松鹤任北京人民美术工作室美术创作组副组长,创作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枚毛泽东主席浮雕像《新中国缔造者》,以及第一座毛泽东主席胸像《开国领袖》。1949年末,他负责创作及塑造了新中国第一座纪念雕塑建筑群《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群雕》。张松鹤还参与主持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筹划、创作及塑造工作,创作了《抗日游击战》浮雕画稿。此外还创作了大量鲁迅雕塑,有著名的浮雕《鲁迅像》《鲁迅半身石雕像》等,其中,发行量巨大的《鲁迅全集》一、二、三版上的封面浮雕像流传最广。

进入清溪镇文化中心一楼,恩格斯、列宁、鲁迅等人的铸铜塑像伫立在大厅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游击战》、清溪革命烈士纪念碑《抗日烽火》、惠州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浮雕《解放凯歌》等张松鹤作品,让观众深刻了解张松鹤的革命生涯和艺术人生。展览主展厅设有“早年的革命与艺术”“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书画东江故园情”3个单元,分别展出了张松鹤革命文献及他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版画及速写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重大历史题材雕塑作品及相关文献、晚年书画作品及东江纵队主题雕塑文献。包括张松鹤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大批写生画稿和手书刻印的革命文献原件,以及鲁迅浮雕(《鲁迅全集》第一、三版封面)、东江纵队主题雕塑原稿等多件张松鹤的代表性作品。“本次展览是近20年来张松鹤作品展中最有学术价值的一次。特别是首次展出《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游击战》4幅草图原件,向公众展示了他反复构思、推敲浮雕创作稿的全过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赖志强说。

“这次展览整体很丰满、成系统性,展出了许多新的文献材料。这对张松鹤研究是一次促进,也是一次有力的补充。”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黄乔生说,这弥补了过去人们对他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学习期间认识的空白。事实上,这段时期的经历对张松鹤其实十分重要,不仅培养了其艺术素养,而且让他结识了陈烟桥等“新兴版画运动”的参与者,得到了鲁迅先生的间接指导,这也决定了他以后的艺术方向。“随着抗战开始,他携笔从戎,在战争中得到淬炼。他的多位战友都牺牲了,他把对战友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得许多作品成为了经典。”黄乔生说。

北京画院专职画家金连经与张松鹤相识40余载,对张松鹤为人为艺的特点印象深刻。在他看来,张松鹤为人特别坦荡,对艺术非常执着。“为什么他的艺术造诣这么高?就是因为他太直率、太坦荡、太执着了。”金连经说。对此,张松鹤幼子、雕塑家张方非常认同:“我的父亲是一个放牛娃,家境贫寒,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晚年想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歌颂那些为共和国解放为民族独立而献身的英雄和战友们。”他说。

四川广汉市青铜工艺研究所所长霍季民说,他走上青铜雕塑之路,与张松鹤的鼓励和支持分不开。当年,青铜雕塑在国内是一片空白,不被看好,但张松鹤却认为其前景远大,将对中国雕塑事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便一再鼓励他趟出一条新路子。后来,霍季民开办了青铜工艺研究所,并筹办了全国首届青铜雕塑艺术展。“展览开幕后,张老师握着我的手不松开,说我为雕塑界办了一件好事!”张松鹤还为他赋诗一首:“古有青铜史,中华艺特高。发扬与光大,重任在我朝。”并鼓励他继续走下去,弘扬光大。

连日来,“烽火铸忠魂——张松鹤艺术与文献展”吸引了不少观众前往参观,其中既有东纵老战士、张松鹤的战友黄克的儿子黄铜山,邓华的儿子邓布荣、儿媳戚晓辉,谢乃坚的女儿谢力康等,也有清溪镇的干部、群众。大家纷纷从张松鹤的作品中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感悟艺术家的艺术情怀。10月15日上午,清溪镇组织老干部参观“烽火铸忠魂——张松鹤艺术与文献展”。清溪镇老干党支部书记、清溪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殷子胜表示,张松鹤先生是清溪籍的革命艺术家,他身上体现的“松鹤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着清溪人民不断奋进。

筹建张松鹤美术馆 规划建设“雕塑之乡”

清溪镇委书记叶锦锐表示,此次高标准高规格举办张松鹤艺术与文献展和学术交流会,是清溪镇深挖“松鹤精神”,并初步形成以之为代表的城市精神内涵,建设文化大镇、“雕塑之乡”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清溪镇正在筹建张松鹤美术馆,规划建设“雕塑之乡”。赖志强表示,张松鹤影响力巨大,成立张松鹤美术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其家乡清溪率先筹建张松鹤美术馆是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黄乔生认为,目前全国各地建设了不少大体量的美术馆,而县一级及以下的大体量美术馆很少,清溪镇产生张松鹤这样一位国家级、影响整个时代的艺术大师,是清溪的幸运,因此,建立张松鹤美术馆非常必要。金连经则认为,清溪镇筹建张松鹤美术馆的做法目光长远,富有前瞻性。

黄乔生建议,张松鹤美术馆在筹办方向上要以雕塑为主,兼及书、画、诗等其他方面。同时,因为张松鹤的雕塑体量大、数量多,美术馆空间不一定能全部容纳,因此要在把张松鹤一生的美术业绩讲清楚的前提下,注重精品展示,并规划好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空间。此外,他还建议以张松鹤美术馆为中心,通过系列举措向外辐射,为打造“雕塑之乡”做好引领。

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顾问王光胜表示,近年来全国兴起了红色收藏热潮,张松鹤的雕塑艺术对中国红色收藏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他建议清溪镇与中国收藏家协会联合策划一个全国性的张松鹤雕塑艺术精品展,通过展览进一步筛选作品纳入到“雕塑之乡”建设中来,丰富“雕塑之乡”的内涵。


责编:郝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