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旅游 | “安逸四川”展时代新形象

2023-09-25 15:59 来源: 文旅中国

▲ 宜宾市三江汇流城市景观

四川在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又一次迎来“高光时刻”:2023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九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将于9月27日在宜宾市召开。届时将正式为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第三批天府旅游名牌(名镇、名村、名宿、名导、名品)命名授牌,并表彰前四批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年度考评突出表现单位。同期还将举办全国演艺博览会、“安逸四川之夜”——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推广主题活动。

近年来,四川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和旅游休闲的新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理念、模式、路径等系列创新,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态高质量发展。“安逸四川”正凭借过硬的品质和对市场的精准聚焦,展示出全新的时代形象。

文旅各个领域“高光”不断

今年7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先后考察调研了广元市翠云廊古蜀道和德阳市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情况,让四川文旅系统干部群众倍感振奋鼓舞,大家表示要做好文化保护修复工作,守护好中华文脉,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开创新时代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充分展示推介巴蜀大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每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初衷。回眸过去一年,四川文旅系统不断筑牢文旅发展新优势,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今年端午假日期间,四川省纳入统计的833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079.2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897.48万元,与2019年同期同口径相比,接待人次增长30.69%、门票收入增长41.69%。数据背后,是四川不断营造的文旅新场景、新业态备受群众青睐的成果。近年来,非遗集市、研学、露营、特色民宿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其中,乡村旅游接待规模已占全省旅游市场规模的半壁江山,仅今年清明假期一天,四川省第十四届(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举办地马边县就接待游客1.63万人次。截至上半年,四川省共有乡村旅游景点1363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5个,天府旅游名镇60个、名村60个,发展各类经营户5.3万余户,上百万群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季播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通过非遗创新秀演、沉浸体验、还原绝技等形式,多维度呈现四川非遗的历史底蕴、地域特色和创新成果,为全国观众送上最具四川味道的非遗大餐。今年以来,四川非遗领域大事、喜事不断。截至目前,全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32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5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62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全国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认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四川,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不断提升巴蜀文化凝聚力、影响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年来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已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4083个、村(社区)文化室3.27万个,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有效助力当地乡村文化振兴、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发展。“百舟竞渡迎端午”“千龙千狮闹新春”“万人赏月诵中秋”等“百千万”群众文化活动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文旅公共服务涌现出一批高质量发展的优秀品牌、优秀案例、优秀团队、优秀空间,文旅志愿者达12万人,公共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同时,今年3月开始,四川正式启动文旅志愿服务“五进”活动,通过高品质的阅读推广、艺术普及、公益讲座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数字文化体验展等形式,开展文旅志愿服务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进院校和进军营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多菜单式、体验式服务。

四川文艺战线也以崭新面貌、创新创作理念和模式,推动艺术创作再上新台阶。在持续深化文艺院团改革的过程中,四川着力打造演艺龙头企业,成功组建四川天府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自贡、宜宾等8个市(州)出台支持院团改革相关措施;泸州通过人才引进、资金保障等方式,强化泸州市非遗所的院团功能;眉山、广元、巴中等地通过新组建或整合现有机构等方式,建设市级国有院团。同时,自2022年开始设立的戏曲名家工作室,有效带动文艺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整合利用全省艺术资源,四川艺术精品创作取得重大突破。以2022年为例,全年新创修改提升剧目23台,其中川剧《草鞋县令》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奖;37件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交响乐《新世纪灯塔》入选“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重点扶持作品;2个作品入选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全年入选国家级展演及重要活动、获国家级奖项的艺术作品共105项。

▲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文旅重点项目“跬步千里”

月光与灯影交相辉映的锦江之畔,青年钢琴家汪扬以一曲悠扬舒缓的《春江花月夜》,邀观众共赴一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人间盛景……今年端午假期,成都市锦江区的“夜游锦江”项目在音乐码头特别定制打造的“夜游龙门阵”首次惊艳亮相。游客在驻足欣赏演出的同时,还可以在文创好物荟萃的创意集市中尽情淘购心仪好物。

作为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的锦江区近一年来积极探索营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夜游锦江”便是其中一张亮眼的名片。项目启动以来,凭借独特的路线规划和丰富的主题活动成为成都热门的夜间消费新场景。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夜游锦江”项目累计接待游客9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67%,其中省外及境外游客占比47%,累计收入1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4%。

为构建“上有古城、下有邛海”的文旅格局,重塑老城区历史文化风韵,2021年,首批天府旅游名县西昌市启动建昌古城保护更新项目,通过有故事的场景还原及展示特色建筑风貌、特色地域美食和民俗,为旅游场景增添城市味道,也为城市带来旅游新景象。

近年来,在广袤的天府大地上催生出的文旅标杆项目,不仅让“游在四川”的体验得到进一步升级,也为文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文旅大会期间,作为重头戏之一的第九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也将同步召开。该大会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从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创造了全国文旅投资合作的新模式、新经验。8年来,大会以平台规格高、合作模式新、签约金额大、落地项目多,得到了业界高度认可,受到广泛关注,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已成为文旅项目发布和企业投融资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

据悉,今年大会将分别组织中央直属文艺院团与四川演艺合作项目签约、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重大投资项目签约。全省将签约文化和旅游重大投资项目120余个,预计签约总金额超800亿元。同时,大会将发布2023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重点招商项目指南》,推出100个文化和旅游重点招商项目、247个项目清单,招商金额达517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56个,招商金额4446亿元;百亿元项目8个,招商金额94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还将在宜宾国际会展中心A3、A4馆举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主题展,展馆面积近6000平方米,包括全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品牌展、21市(州)文化和旅游展。其中,全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品牌展将展示近年来四川省在文物考古、艺术创作、非遗保护、公共服务、品牌创建、项目投资、文旅消费等多个领域取得的成果;21市(州)文化和旅游展则全面展示各地文化旅游特色亮点、重大活动、主要成效等。

▲ 广元市翠云廊古蜀道

国际市场叫响“川字号”

让四川文旅名扬天下、享誉全球,是四川文旅发展的重要目标。

随着跨境游重启,今年以来,四川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国际传播、推动入境旅游。5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发布了《四川省发展入境旅游激励办法》,对入境旅游“引客入川”、赴境外营销的文化旅游机构给予激励。同时,实施“安逸四川之夜”——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推广主题活动,邀请国际旅游组织和重点客源地旅行商、媒体达人代表来四川采风踏线。走出去方面,开展“熊猫走世界”专场营销活动,巩固我国港澳以及日韩、东南亚市场,拓展中东、欧洲市场。

今年7月,四川出台《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到2035年建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立足四川资源禀赋、巴蜀历史底蕴,提出了建设“一省四地”的总体定位,“一省”即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省,“四地”即国际一流大熊猫生态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巴蜀文化旅游目的地、安逸四川生活体验旅游目的地、全球极高山最佳山地旅游目的地。

为将概念转变为计划,《规划》构建了“一核引领、五区支撑、七道串联”的发展格局。其中,“一核引领”是指成都对标国际一流,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引领全省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五区支撑”是指重点推进大九寨、大峨眉、大贡嘎、大香格里拉、大遗址五大区域建设,形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支撑;“七道串联”是指重点培育大熊猫生态旅游风景道、藏羌彝文化旅游风景道、国道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蜀道三国文化旅游风景道、南方丝绸之路文化旅游风景道、大巴山旅游风景道、嘉陵江旅游风景道7条旅游风景道。

落实方面,《规划》提出了四川旅游知名度、巴蜀文化旅游吸引度、国际旅游开放度等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为引领,梯次培育乐山、自贡、宜宾、南充等一批国际旅游城市,依托其商业中心区、旅游景区、公共文化设施、历史文化街区和文体娱乐功能区等,培育一批集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剧场院线、文化娱乐场所等于一体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打造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旅游休闲城市、街区。

为响应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目标,彰显国际元素,本次旅发大会期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宜宾市人民政府精心策划了“安逸四川之夜”——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推广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将于9月27日晚在宜宾长江公园举行,以“现场+全球网络直播”形式,通过“发现四川”“触摸四川”“爱上四川”3个篇章,充分展示四川深厚的历史底蕴、璀璨的文化遗存、丰富的旅游资源,凸显“国际范、巴蜀韵、安逸风”的四川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活动还将组织境外旅行商在川开展踏线采风,共同打造“安逸四川”入境旅游线路产品,推动四川入境旅游振兴发展。活动还将向2022“安逸四川”文旅宣传优秀作品获奖代表颁奖。

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还将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旅游组织的合作,加入“世界旅游联盟”。积极融入国家级重大交流活动平台,持续提升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国际影响,开展好“欢乐春节”“文化丝路”“你好中国!”以及中外文化和旅游年(节)相关活动项目。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推出“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特别展览。联动境外熊猫旅居城市,共同举办“熊猫全球生日会”,提升“熊猫家园”品牌影响。支持“东亚文化之都·成都年”系列活动,发挥“东亚文化之都”的影响力。推动开展“彩灯+”,支持用好境外灯展平台融合推广四川文化旅游。

▲ 蜀南竹海

 (图片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责编: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