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几年,山东省枣庄市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加快交旅融合发展,释放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走出“快进慢游”城乡一体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强基固本”构建交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当地大力改善公路通达条件。国省公路、县乡公路、旅游公路不断提档升级,干支互联、安全便捷、绿色畅通的道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滕州市城区到A级景区通游道路全部达到二级路以上标准,实现A级景区全覆盖。台儿庄区建制村等级公路通达比例达到100%,城区到A级景区道路全部达到二级路以上标准。山亭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00公里,开通公交线路38条,投入新能源公交车辆210辆,设置公交站点棚360个,通过城际、城乡、镇村三级公交运营体系,实现该区280个行政村和15个2A级以上景区公交全覆盖。
实施重大交通旅游融合工程项目。京台高速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项目扎实推进,通过运河南堤旅游大道与台儿庄游客服务中心连接。枣庄翼云机场加快建设,进一步扩大山亭旅游的辐射能力。
提升公共集散服务质量。在建好景区游客中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设立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合理布局建立全域旅游集散中心。
山亭区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区级公交客运换乘中心,专设山亭区旅游集散中心、城市书房;投资2.3亿元建设山亭区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将公交换乘站、全域旅游集散作为重要内容,一体规划、一体建设,实现游客换乘与旅游服务零距离。薛城区与山东高速枣庄服务区融合互通,在枣庄服务区置入铁道游击队景区元素,设置宣传推介窗口,设计安装主题宣传广告,增加游客集散中心、景区直通车等,打通服务区至红色旅游景区的快速通道,吸引服务区客流直接进入铁道游击队景区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