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书法家,“靠作品说话”才是真本领。
湖北省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向爱东
向爱东就是这样一个人,研习书法近40年,一直靠作品说话、靠品德做人、靠素质立身,并在书法界内外赢得良好口碑。
作为向爱东的同学、老乡和挚友,我对他的从艺之路知根知底,常在一起讨论书法,对其书法和人品倍加推崇。
向爱东,1968年8月生,湖北枝江人。亦署向蹇、知秋堂,27岁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此后,向爱东凭作品当选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并成为湖北省书法院研究员,枝江市第五、六届优秀专家。
2017年5月10日,《中国文化报》用三分之一版篇幅,以《向爱东:承书圣遗风,追“二王”书体》为题,对其进行重点报道。
《中国文化报》记者介绍,1987年3月的一天,向爱东从报纸上得知当时宜昌鼎鼎有名的青年书法家、原宜昌师专艺术系主任周德聪后,便多次登门求教。
为向爱东的天赋而惊喜,更为向爱东的执着而感动,周德聪破例收下了这名聪明好学、为人实在、不怕吃苦的“校外弟子”。
从此,向爱东每周都会雷打不动地赶到周德聪家中,虚心向周老师学习讨教书法。
在周德聪的悉心指导下,向爱东对中国传统书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
几年之后,周德聪见证了向爱东飞速进步的书法,他如此评价自己的学生——“在宜昌,最有希望的就是向爱东!”
1993年,向爱东参加浙江沙孟海书学院书法研修班学习,师从著名艺术家——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振濂(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等职)。
向爱东的书法作品,曾参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六届、第九届“全国展”,第六届、第七届“中青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千人千作展”“500人精品展”,第三届“兰亭双年展”等“国展”30余次。
《书法报》等专业报刊,曾多次对向爱东进行专题介绍。其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湖北美术馆、宜昌博物馆等文博机构收藏。
2008年,向爱东获宜昌市“三峡文艺明星奖”;2015年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之100名书法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获湖北省书法“黄鹤奖”等大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罗海东在其评论文章《拍马难追向爱东》中说,“向爱东的书法,粉丝如云,评者甚众。综合多方面信息,我将其归结为八个字——醇和简净,文质彬彬。”
罗海东认为,研习书法的人都知道,写好一个笔画很简单,写好一个字也不难,难的是对整个作品气息的把握。
“向爱东的字不仅点画精到、结字优美,气息上亦臻醇和之境,一眼便知是从出于‘二王’‘赵董’的高手,受白蕉的影响较大。”
“看向爱东的字,很舒服,不累,没有一惊一乍,没有故作高深,没有粗野狂怪,没有寒俭拘执,就像一阵微风贴着湖面亲吻着粼粼的波光。”作为书友,罗海东如此评价向爱东的书法。
(本文作者余小平,湖北枝江人,书画艺术爱好者,现任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企业文化部副总经理)
(配图除另有说明之外,其余均为向爱东书法作品/本文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