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陕西汉中:奋力开创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2023-08-05 16:55 来源: 文旅中国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汉中市考察,这让汉中市上下备受鼓舞。对此,汉中市文旅系统正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来汉考察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全面贯彻落实到全市文旅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奋力开创汉中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未来,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贡献汉中文旅力量。 


追循足迹  踔厉奋发谱写新篇章

7月30日,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汉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8月1日,全市文旅系统沿着总书记考察调研路线,参观了汉中市博物馆古汉台馆区,实地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市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殷切希望。

参观结束后,汉中市文旅局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局长(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汉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在四川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今年以来文旅工作,安排部署文旅系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和下一步文旅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强调,全市文旅系统要牢记“国之大者”,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汉考察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保护传承  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汉中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积累、传承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文物资源,为新时代新征程再创辉煌提供了独特的发展优势。

截至目前,汉中市共有文保单位290处,其中国保20处、省保83处,有博物馆24座,馆藏等级文物1774件(套)。汉中市文旅系统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从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再现入手,让文物古迹重新焕发出熠熠光彩。

汉中市先后颁布实施了首部历史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张骞墓保护条例》,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了文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张骞墓、“汉中三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南郑疥疙洞遗址跻身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张骞纪念馆等2个单位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川陕馆荣膺陕南唯一国家“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称号。

文化的繁荣离不开非遗的滋养。汉中市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地域性和乡土特色的风土民情相融共生,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活”文化的“非遗”,不仅见证了勤劳质朴的汉中人民的创造力,更是汉中宝贵的文化财富。

近年来,汉中市推进以健全保护体系、完善传承机制、实施分类保护、促进活态传承、壮大传承人队伍为重点的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先后出台《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进商超”,设立非遗传习所80余个,建成省级非遗工坊10个,成功创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策划举办“非遗闹古镇、欢乐过元宵”等特色活动,推出“寻味汉中非遗”“汉江之源,羌族故里”等非遗旅游线路,宁强羌族刺绣、镇巴民歌、汉中藤编、汉调桄桄等高频亮相中国非遗年会、央视新闻联播、“非遗里的中国”等节目,汉中非遗影响力不断扩大。

繁多的文化遗产,向世人述说着悠久灿烂的汉中历史,成为了汉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融合发展  让“诗与远方”珠联璧合

近年来,汉中市紧紧抓住高质量融合发展主线,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探索和构建不同文化要素与旅游发展的链接,以“文”为韵,以“旅”为神,系统全面地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走出了一条富有汉中特色的文旅融合之路。

华阳5A级景区创建景观质量评价资料已上报省文旅厅,《勉县定军山武侯诸葛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汉台区天台山、镇巴渔渡景区创4A,城固上元观、镇巴楮溪源、汉台皇塘等景区创3A积极推进。

同时,汉中市推出汉王拜将沉浸式演艺,开发“一图三册”等文创产品,加快建设“特色民宿、乡村旅游、优质景区、文旅消费”四大集群,推出“传奇夏日·惠游天汉”夏季文旅惠民、汉中首届七里“汽车后备箱集市”活动,丰富产品供给,延长产业链条,刺激消费,拉动经济。

下一步,汉中市文旅系统将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抢抓新机遇,寻找新动能,聚力建设区域人文交流高地,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11336”发展思路和“十大工程”,以“六新”建设为抓手,统筹文化旅游资源,加强遗产活化利用,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加大文旅精品打造,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培育消费热点,延长产业链条,争当陕西万亿级文旅产业排头兵。

(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责编:刘畅